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精心指导下,霍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市场监管职能,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持“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以服务发展、强化监管、保障民生为主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力维护市场秩序,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一是突出抓好理论学习,着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制定并落实《中共霍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度学习计划》,2024年度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累计开展18次学习研讨活动。二是坚持抓好制度落实,着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明确支部学习与工作重点。今年以来,已下发12次党建工作安排;落实 “三会一课”制度。机关党委坚持每月召开1次会议研究党建业务,各支部每月开展1次党支部大会,每季度组织1次党课教育,每年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三是持续抓好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1.按时落实“三重一大”报备制度,2024年共报备重大事项6次51项。2.持续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深化“行风拓展”年,积极向市局进行投稿,已被采纳行风信息10余篇。3.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目前已报送违法线索案件15条。
(二)持续深化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全力做好市场主体登记工作。2024年以来全县新登记各类私营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3041户,个体工商户7745户;共办理变更登记4084件,注销登记业务2515件;实现企业开办涉及13个部门15个事项一网通办、一套材料、一日办结。今年以来,通过全程联办方式共受理企业开办申请3041件;持续开展周末延时服务,今年以来周末共办件500余件;深入开展“个转企”改革,今年以来共帮助50家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二是扎实做好双随机抽查工作。推进“一业一查”部门联合抽查,指导各成员单位使用“双随机”平台,督促各单位及时接受市级委托任务,开展双随机检查。今年以来,已完成抽查任务96个,检查企业702户。三是提升“双公示”工作成效。排查我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录入数据,及时通报相关单位进行修正改进。今年以来,归集行政处罚信息952条,行政许可信息1906条。四是开展“信用助企行”活动。今年以来,共帮扶418户经营主体实施信用修复,其中移出经营异常名录522户,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15户。五是稳步做好知识产权工作。全县有效发明专利436件,其中今年新授权发明专利4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6件。全县有效商标注册量13074件,全市第二。今年已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3.35亿元。六是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2024年以来,已审查县政府(含政府办)出台的增量文件8件。抽查各单位已出台的文件55份,其中已挂网有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中规定情形的有9份文件,经过及时协调沟通,予以撤网整改。
(三)强化重点监管,守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一是坚守食品安全红线。1.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食安守护”攻坚行动等专项行动。专项整治以来,已检查学校2203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595个,立案查处31起。累计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4345户次,发现风险隐患219个,均已整改完成,风险隐患处置率100%。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办理食品安全违法案件588件,罚款170余万元。2.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共检查畜禽养殖、农贸市场和肉类产品生产经营者2844家次,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158条,已全部责令整改。3.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排查酒类生产企业和小作坊,严查是否生产或受委托生产“特供酒”。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排查酒类生产企业13家,小作坊57家,开展监督检查食品生产者67家,监督检查食品经营者924家,发布特供酒消费提示。4.开展2024年普通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招标工作。全年抽检任务1830批次,截至目前已完成100%。共抽样食品1830批次,超额完成市局要求的序时进度,共领取不合格108件,已处置完毕72件。二是强化药品安全保障。1.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药安乡村2024药械妆专项稽查行动”、“不合格化妆品排查”等专项行动。截至目前,我局共查办药械妆案件152件,罚没款合计67.43万元。其中,查办药品案件75件,罚没款44.58万元;医疗器械案件41件,罚没款16.45万元;化妆品案件36件,罚没款6.4万元。2.加强疫苗流通监管。开展疫苗流通环节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全局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37家疫苗接种单位进行了4次全覆盖检查。3.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截至目前,共监测上报药械妆不良反应(不良事件)3614例,其中药品不良反应2490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820例、化妆品不良反应304例。三是强化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管。1.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工作。制定县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案,全年计划抽检199组。2.开展解决人民群众“关键小事”整治行动。针对儿童安全坐垫、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现场检查母婴用品店和商超10家、针对电子门锁,检查锁具经营门店5家,抽查婴童服装3组、电子门锁2组,均合格。3.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治理工作。全县范围排查出的257户电动自行车经营户信息已全部录入到安徽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信息平台。配合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先后开展7次电动自行车联合检查,配合市市场监管局监督检查5次,累计检查经营门店56家次,对不规范经营行为,现场做出整改要求,相关整改工作已全部完成。4.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非法拼改装检查。对涉嫌销售非法拼改装电动自行车的11家经营户,已全部立案,其中市市场监管局交办7件、县市场监管局自办4件,已结案6件,其余正在办理中。11月以来,按照电动自行车最新标准GB42295-2022第一号修改单,GB42296-2022第一号修改单要求,开展经营门店检查39次,立案3件。四是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1.开展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今年以来,开展安全生产分级分类检查696家次,排查各类隐患87条,已完成整改87条,另有纳入“一单四制”管理重大隐患2条,均已销号。累计对14家违法单位立案调查,共处罚没款46.9万元。2.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今年以来,检查各燃气充装单位43家次,发现一般隐患问题19处,重大隐患问题1处,目前均已整改到位。与公安、住建部门联合查处非法经营窝点一处,没收液化石油气钢瓶95只。落实检验单位安全责任,今年以来共检验液化石油气钢瓶35444只,其中合格6702只,报废28742只。
(四)围绕民生需求,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一是不断加强监管执法。2024年以来,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086件。1.开展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全年共办结8件反不正当竞争案件。2.开展治理加油机作弊专项行动。办理的马店镇某加油站经营者通过使用手机操控加油机器具案,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综合治理加油机作弊专项行动典型案例(第一批)。3.加大对各类广告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广告。截至目前,查处广告案件69件。4.开展网络巡查14129次,相较于去年开展网络监测8982户次有了大幅提升,开展专项监测96次,日常监测128次,查处网络违法案件24起。二是不断优化消费维权。1.2024年以来,依法受理、及时处理投诉举报4781件。共发展ODR企业5家,累计达到25家,全面完成本年度ODR企业发展任务指标。2.聚焦民生领域,扎实开展“小切口”专项整治。开展预付式消费重点行业专项联合整治工作,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出动执法人员755人次,共受理、处理预付式消费纠纷101件。3.深入推进放心消费行动。今年以来,指导完成260户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践诺活动。已指导4家企业(门店)完成了省级“特色伴手礼”“消费体验馆”创建申报工作。三是不断提升计量惠民行动。开展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的监督检查和免费检定工作,截至目前,共检查16个集贸市场,发现22台不合格电子计价秤,立案查处1家。开展“诚信计量示3范单位”创建活动,今年创建5家。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人员结构不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执法人员存在“青黄不接”的局面,一线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老龄化严重,年轻人业务水平有限,能上一线执法办案的人员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管效能的提升和监管作用的发挥。
二是专业打假呈上升趋势,“职业举报人”以索赔为目的,反复、频繁地进行投诉举报,对日常监管工作造成了很大冲击,严重影响了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处理职业举报占用了基层市场监管部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成为工作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