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照福、任斌委员:
您在霍邱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我县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的这一提案中关于“加强重点领域巡查检查、加大专项整治和打假力度、强化食品安全宣传”的措施提得很好,指出了我们工作的不足,对改进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为加强和改进我县食品安全工作,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近年来,我局食品安全工作坚持以“四个最严”为总要求,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多措并举,切实保障群众饮食安全,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一、严格监管,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
1. 强化食品生产环节监管。开展食用植物油、肉制品、粮食加工品、糕点、白酒、大桶水质量提升和专项整治。按照“一企一档”,对全县食品生产企业和50%以上食品小作坊建立风
险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按照风险等级,对全县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生产小作坊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完成年度日常监督检查任务。加强风险防控,成立风险隐患防控小组,定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风险会商;对基层监管人员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基层食品生产风险防控能力。开展“千企万坊”帮扶行动,帮扶食品生产企业9家、小作坊5家,其中1家食品小作坊成功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积极推进“党建+食品安全”治理,在4个食品生产领域党组织设立党建联系点,定期与企业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助推食品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
2. 强化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开展农村地区食品销售环节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共检查食品销售者1769户次,发现风险隐患264个,其中,无证照或超范围经营食品17个、进货查验制度落实不到位55个、不按食品安全标准储存食品14个、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71个,责令整改84户,查处相关违法违规案件351起,移送公安1起。推进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发放农村食品经营规范店标牌13户;建立农村地区食品销售者供货商台账17户,检查供货商34家次;开展宣传教育1场次,发放整治宣传材料100份,其中,《农村地区食品销售主体责任明白纸》40余份。常态化开展食品销售安全“佳节守护”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96人次,检查食品经营者218户次,开展专项抽检5批次,结果均为合格。
3. 强化餐饮服务环节监管。持续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开展“随机查餐厅”、“统一查餐厅”活动,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制止餐饮浪费、“食安守护”、“两超一非”问题治理、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等专项监管行动。强化养老机构和老年助餐机构监管,联合民政、卫健、消防部门开展督查检查4次,进一步保障老年群体用餐安全。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组织有力,2023年以来共保障6项重大活动,保障各类人员近4万余人次,组织开展对重大活动餐饮服务提供者专项监督检查60余家次,对重大活动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展培训6次,培训人员260人次。强化入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积极推广食安封签,入网经营户全部使用“食安封签”。开展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风险分级检查,检查覆盖率达100%。
4. 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认真组织开展春秋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制定方案,开展全覆盖检查,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县市场监管局、教育局、卫健委、公安局联合开展督查,2023年以来,检查各类学校食堂1967家次、校内食杂店和校园周边餐饮服务经营者286家次,发现整改风险隐患84个,责令整改4家次,立案38起。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宣传培训4场,培训食品安全管理员和从业人员556余人。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明厨亮灶”、“明厨亮灶+互联网”建设实现100%全覆盖。
5. 强化食品快检抽检工作。开展食品快检车下乡集中检测活动,对全县17个无快检室(设备)的乡镇农贸市场进行全覆盖食品快检,延伸至中高考考生接待酒店、学校食堂等场所。针对夏季时令瓜果、蔬菜、豆制品、肉制品、散装食品等,重点加强对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非法添加物质等项目进行快速定性检测。共检测812批次,有5批次现场快检结果呈阳性,执法人员已当场进行销毁,其余807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开展食品快检71085批次,抽检2188批次食品,合格2121批次,合格率96.94%。对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及时进行核查处置和上报信息。
6. 强化特殊食品监管。结合食品安全“守查保”、“食安守护”等专项行动,开展特殊食品安全风险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声称缓解体力疲劳功能保健食品风险排查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986人次,排查346户保健食品经营单位,发现风险问题5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县教育局、卫健委、乡村振兴局、老龄办等部门在养老院、社区、农贸市场等地开展保健食品科普宣传“乡村行”活动。发放宣传资料920份,张贴宣传海报500张,摆放宣传展板18块,开展专题讲座2场,集中宣传活动6场,现场解答群众咨询52个。开展特殊食品安全“母婴守护”专项行动,组织辖区内特殊食品经营企业进行抽查考核,经营企业抽查考核覆盖率达82.62%。并对辖区内特殊食品经营企业集中开展摸底排查,进一步摸清底数,建立特殊食品经营动态监管台账。组织特殊食品经营企业开展诚信经营自我承诺、自我公示活动,督促特殊食品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并在醒目位置张贴公示。
二、专项整治,助力守好食品安全关
1. 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并明确专班,并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网络平台、餐饮环节、标准化工作、执法稽查、新闻宣传等子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召开专项行动部署会、推进会,通过督促平台落实责任、强化日常监管、多维度宣传、实施“四集中”主题月活动等措施,推进专项行动走深走实。2023年以来,共检查餐饮单位5916家次,发现并完成处置风险隐患问题65个,完成处置比例100%,立案查处28起,公布典型案例3起;制作宣传微视频4期,张贴海报500余张,发放倡议书7000余份、桌卡6000余个,签定“制止餐饮浪费,提振消费信心”承诺书2168户;出动食品安全讲师116人次,深入116所学校宣讲,接受宣讲活动学生7000余人。
2. 开展“食安守护”专项行动。印发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主要任务,建立工作机制,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商场超市、食品生产经营、餐饮服务等单位,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认真检查辖区食品生产和经营情况,针对重点领域严格监管,突出重点时段全面排查,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依法查处违法行为。2023年以来,共发放食品安全宣传材料2770份,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2869户次,发现风险隐患147个,均已整改完成。专项行动期间,责令整改违法经营户2户,立案调查85起,没收违法生产经营食品15公斤,移送公安机关违法案件1起,规范提升“三小”2户,“安徽省食品综合监管平台”使用率100%,制定共性风险隐患清单2条。
3. 开展食品安全“两超一非”治理。召开“两超一非”问题治理动员部署会,印发工作方案,召开工作推进会。强化监检结合,开展“你点我检”“随机查、随机检”活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两超一非”治理。2023年以来,出动执法人员、检查人员7296人次,检查各环节食品生产经营者6903户次,开展“两超一非”问题抽检233批次,开展“随机查、 随机检”活动10次,下发“两书一函”1次,监督检查发现问题125个,均已整改完成,立案查处18起(包含农残兽残超标),移送公安机关1起。
4. 开展集中用餐单位专项治理行动。县食安办牵头印发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召开动员部署推进会、会商推进会及市场监管部门专项治理工作调度会。督促集中用餐单位食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集中用餐单位食堂升级改造及“明厨亮灶”建设,对集中用餐单位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2023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2176人次,实现588家集中用餐单位全覆盖检查,发现风险隐患223个,均已整改完成,立案查处23起;共投入40万元,对3家食堂进行升级改造;推行集中用餐单位“明厨亮灶”578家,覆盖率达98%;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492家,覆盖率达83.6%,其中学校和幼儿园已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检查营养餐学校175家,现场发现问题35个,立查立改35个;检查营养餐食材供应企业16家,现场发现问题10个,立查立改10个。
三、严惩重处,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实行食品行业从业禁止、终身禁业,对再犯从严从重进行处罚。加强行刑衔接,依据行刑衔接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同时抄送检察机关。2023年度,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件595件;“昆仑2023”专项行动,县公安局共立案查处食品类案件 26起;受理处理食品类消费者投诉举报1001件,已全部按时处理、办结。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 聚焦三个环节实行靶向治理。源头治理。深化“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行动,加强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食用农产品全程追溯。过程管控。实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强化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监督检查。紧盯校园及周边、农村、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狠抓“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综合治理,建立完善风险隐患排查常态机制,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综合治理。
2. 压实两个责任实行精准防控。按照国家、省、市各级食安办部署要求,继续扎实开展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相关工作,做好数据动态调整、包保督导和工作督查等各项重点工作,确保“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落实落细。
3. 坚持示范引领突出共建共治。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四项创建”、“食安安徽”品牌建设等,力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强农业品牌创建,进一步提高我县农产品在全国、长三角地区和全省的知名度,加快我县农产品快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
4. 加强宣传培训营造共治氛围。开展各类监管业务和法律法规培训,全面提高监管队伍业务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定期对所有食品从业人员特别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推动依法从业、诚信自律。并通过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法制宣传日、江淮普法行、全国科普日活动,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群众科学合理消费,增强社会公众维权意识,提高辨别假冒伪劣食品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社会共同关心、维护食品安全的氛围。
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欢迎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或建议。
办复类别:B
联系人:刘 伟
联系电话:6029578
2024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