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潘集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村支两委全体同志及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奋斗下,我局定点帮扶工作根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需要,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主要在“八个持续”工作上做出了一些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持续抓好动态监测
1.常态化监测。以家庭为单位对所有农村人口进行监测,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群进行动态监测和帮扶。推行“一码”(防贫二维码)与“一线”(12317热线)联动申报,拓展农户申报方式。根据返贫致贫风险、发展能力和实际需求,制定落实帮扶措施,防止过度帮扶和福利陷阱。对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入户走访;长期不在家的通过电话、网络等每月联系一次;其他帮扶对象每季度开展一次。
2.网格化管理。对网格内农户通过多种方式排查发现返贫致贫风险,落实帮扶措施。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分片管理,对基层网格员履职情况进行日常监管和实绩评价。5月份,按照上级统一安排,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和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采取自下而上网格员排查和自上而下预警信息核查,对低收入人员以及“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进行摸排,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统筹镇村干部、帮扶联系人和村组网格员力量,全力推进,组织开展集中排查工作。
3.疫情防控。疫情期间,工作队和村两委奋勇当先,冲锋在乡村防疫第一线,加强返乡人员摸排,落实落细相关疫情防控措施。帮助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农资采购、农事服务等问题。强化产业、就业方面帮扶,增加监测对象收入。推动本地企业、帮扶车间、农民合作社等各类联农带农益农生产经营主体复工复产。
二、持续抓好“三保障一安全”巩固提升
1.基本医疗保障。进一步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个人缴费资助政策,对特困人员给予全额资助,低保对象给予80%—90%定额资助。
2.义务教育保障。进一步推动做好控辍保学和教育资助工作,持续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抓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对脱贫户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继续深入实施“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
3.住房安全保障。进一步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确保脱贫户和监测户住房安全,着力抓好农村危房改造。根据房屋危险程度和农户改造意愿选择加固改造、拆除重建或选址新建等方式解决住房安全问题。
4.饮水安全保障。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常态化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排查,做到动态排查、动态清零。
5.生活水平提升。进一步推进产业帮扶“十增”举措和稳岗就业“七抓”举措,持续抓好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充分发挥资产效益,继续改善脱贫地区“双基”条件等,千方百计拓展脱贫人口增收渠道,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提高脱贫群众生活水平。
三、持续抓好低收入人口帮扶
加大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人口的摸排,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按照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加强农村低保对象监测预警和动态管理,对实现稳定脱贫,收入高于低保标准的,有序退出低保范围。
四、持续抓好产业就业帮扶
1.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和市场前景,梳理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做好项目研究和谋划,积极争取衔接资金投入扶持。认真做好到村到户产业帮扶项目,谋划入库、申请、实施、验收等全过程管控。加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继续开展好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带动贫困人口参与扶贫项目。
2.光伏帮扶。规范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益分配,确保收益分配合规、受益对象精准、资金结转高效、效益发挥稳定。光伏电站收益80%以上用于公益事业,提高公益岗位人员的收入。
3.就业帮扶。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务工就业152人,主要从事运输、服务、装潢、瓦工等工作。其中今年开发人社公益岗位15人。聘用2名脱贫户为护林员进行日常生态护林工作。
五、持续抓好资金项目管理
对经营性资产项目实行“三色预警、三单管理、三化目标、一专一牌”模式,定期监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情况,资产及时发挥效益,分红及时入账。朱郢村公益性资产19个1313.9万元,经营性资产7个376.18万元。2021年度项目如期完成,李堰大塘(黄一“小二型”水库)已完工投入使用。加强双招双引工作,开展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资金调查摸底,21个村民组集体沟塘收回由村集体发包,实现集体资产资源增值,降低光伏收入占比,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发展项目谋划上下功夫,提高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六、持续抓好乡村建设
1.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朱郢村整修水利设施,新修抗旱井2个,新买两个变压器和维修一处排涝站,较大缓解今年旱情影响,确保农户增收。刘楼至朱郢路安装警示标识,十八里长岗清淤,潘沈公路主干道新安装路灯30盏为群众夜间出门带来了方便。大新庄村整修水利设施1处,新修抗旱井1个,投入24.7万元在桥塘村民组新修提水站,较大程度缓解旱情影响,确保农户增收。
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人居环境整治改善与文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工作队及全体村干和村民一同,起早贪黑、不惧酷暑,严格按照“四治两完善”、“四净两规范”、“四勤两参与”的目标要求,全面排查整改,制定了人居环境村规民约,明确了三级干部包保服务户,大力宣传庭院整治,改善卫生习惯。整改公共区域问题4处,房前屋后陈年垃圾清理10处,并通过对公益岗位的责任区域划分,定期入组查看。授予了人居环境优良的家庭20余户文明户称号。全村改厕585户。移风易俗、示范户评选等工作全面开展,被霍邱县评定美丽庭院2户,向六安市推荐美丽庭院2户。
七、持续抓好乡村治理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淳朴民风。今年以来,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相关项目支持,为群众先后带来扫黑除恶专题汇演、公益电影展映、省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异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同时也能够生动的感受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细致入微的变化,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家乡,从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八、持续抓好“五大帮扶”
落实“单位帮扶、整村包保”责任,我局负责同志多次到村开展调查研究,先后撰写了生态宜居、增加收入、道路亮化和光伏发电等四个课题的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听取选派干部工作汇报,协调推动工作落实,真正做到“一人选派、单位支持、全体有责”。春节和5月份疫情期间,先后捐赠了价值2.808万元的春节慰问品(432桶食用油),和价值1万元的抗疫物资(矿泉水、口罩、酒精等)。中秋节后,我局携雪天盐业、金亿隆商贸两企业到村,开展爱心扶贫活动,捐赠了一批价值0.8万元的扶贫物资(食用盐和刀削挂面);还划拨了6.1万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用于改善村基础设施条件(其中,朱郢村主干道太阳能路灯41盏),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加强了结对共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