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感”和“感冒”一定是大家听得最多的两个词之一,作为常见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很多人常常把这两种疾病混为一谈,因此忽视对“流感”的预防。
其实:流感≠普通感冒。
那么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呢?
为什么要重视对流感的预防?
今天一起来详细了解。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何区别?
区别一:病原体不同
普通感冒: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通过空气、接触等途径传播。
流感:由流感病毒导致,能感染人的流感病毒又可以分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都可能不同。
区别二:症状程度不同
普通感冒: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全身症状如头痛、乏力等较轻,普通感冒多为自限性,通常病程在2周以内。[1]
流感:通常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39~40℃)、寒战、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流感引起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比普通感冒高很多,甚至可引起死亡。[2]
区别三:传染性不同
普通感冒虽然具有传染性,但相对较弱。
流感的传染性更强,在流感高发季节,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学校、办公室等容易形成暴发性流行。
为什么要重视对流感的预防?
如何有效预防流感?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感染流感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所有人群都应考虑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以及医务工作者等重点及高风险人群。
此外,这些日常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之后立即洗手。
保持环境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定期清洁和消毒生活及工作环境,特别是高频接触的物品表面。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减少聚集:在流感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减少与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