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疾病风险提示

浏览次数: 来源:霍邱县卫健委 时间:2024-09-04 17:22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进入初秋时节,早晚温差逐渐增大;同时正值秋季学期开学季,返校师生短时间内大量聚集,流动性增强,容易给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创造条件。在此,霍邱县疾控中心提醒您:9月要重点防范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手足口病、肺结核、水痘等疾病,同时要关注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极易在学校内引起聚集发病。流感的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咽喉痛、头痛、畏寒等,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

预防要点:

1.积极预约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学生等人群。

2.日常生活应注意适当保暖,保持充足睡眠,多运动强身健体。

3.勤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注意咳嗽礼仪,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勤洗手。

5.合理饮食,注意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感染是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的,且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等特点,随着开学临近,校园内人口密集,一旦有病例发生,易造成校内流行。

当前新冠感染疫情发病水平较低,新冠病毒流行株中EG.5变异株占比呈上升趋势,一旦人群免疫力下降至低水平,或者病毒出现新的变异,疫情可能会出现反弹,建议市民朋友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科学做好个人防护。

预防要点:

1.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建议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尽早完成疫苗接种,全面筑牢免疫屏障,降低重症发生风险。

2.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坚持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多喝水,保持良好心态,坚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3.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时合理科学佩戴口罩,遵守咳嗽礼仪,做到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居家和工作场所要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

三、手足口病

根据手足口病监测数据显示,9~11月也会出现流行小高峰,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5岁以下儿童多见,极易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传播,极少数重症病例可导致死亡。

预防要点:

1.洗手是最好的预防!保持手部卫生,不仅要给宝宝勤洗手,家人们也要一起洗。所有宝宝可能会放进嘴里或舔到的东西都要保持清洁,包括玩具、家具等。

2.适当消毒。肠道病毒最怕紫外线和高温煮沸消毒,可以用这两种方式给宝宝的东西和家居用品消毒。

3.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由于71型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的最常见病毒,接种该型疫苗可有效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6月龄-5岁的孩子建议尽早接种EV71疫苗。

4.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生病的宝宝痊愈后最好在家继续隔离一周,以防传染给他人。

5.学校、托幼机构应做好儿童疾病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肺结核

肺结核又称“肺痨”,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传染。随着开学季到来,要警惕学校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预防要点:

1. 做好新生入学体检,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

2. 充分利用学生晨检、因病缺勤和病因追踪等工作,加强学校结核病主动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防止蔓延扩散;认真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医学观察和随访工作。

3. 居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4. 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要及时接受检查。如被诊断为肺结核后,要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一旦诊断为肺结核,应立即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

五、水痘

水痘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患者在出疹前1-2天到皮疹结痂干燥为止均有传染性,患者的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内均含有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用品传播。9月学校陆续开学,人口流动性大,需警惕水痘聚集性疫情发生。

预防要点:

1. 目前世界公认的,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多数人接种后不会感染水痘,即使感染,其症状也较轻微。

2.保持个人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3.注意居室内外的清洁卫生,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流通;

4.如若观察到孩子有发热、皮疹、疱疹等异常症状,请及时就诊。

5. 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机构要落实晨检和缺勤缺课登记,发现水痘病例及时上报并采取规范的处置措施。

六、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指经消化道传播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较为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伤寒及副伤寒、霍乱、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多发生于夏秋季。

预防要点:

1.勤洗手。工作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都要洗手;不喝生水。饮用水煮沸后,可杀灭致病微生物;吃熟食。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和水产品,不吃腐烂的蔬菜、水果。

2.保存得当,彻底加热。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

3.餐具严格消毒且做到生熟分开。烹调时,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

4.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要加强防范。

1)做好晨检和因病缺勤统计等工作,及时发现病例和疫情;

2)学校和托幼机构要严格审查食品单位从业人员的上岗资格,同时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3)一旦发现病人要让病人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

4)病人呕吐物和粪便要消毒处理,清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5)病人频繁活动场所及时消毒。


学校疾病防范风险建议

新学期的脚步悄然而至,老师们、同学们迎来了全新的工作学习旅程!大家都在满心期待新学期的同时,一些影响我们健康的风险也悄悄的进入到我们的校园。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县疾控中心温馨提示如下:

1. 返校前要做好自身健康状况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可疑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家长和老师,不要带病上班上课。

2. 克服开学焦虑。老师和同学们要尽快将自己的作息时间调整到学校生活频道上,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克服“开学焦虑”,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开学生活。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合理安排饮食,保证饮食卫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咳嗽捂口鼻等良好卫生习惯。

 4.接种疫苗,提高抵抗力。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力的法宝,倡导大家针对流行性感冒、手足口、水痘等易在学校发生聚集和流行的传染病有选择、有计划的接种疫苗,提高身体抵抗力。


标签: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