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对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97号建议(占昌国 关于整合项目资金打造县域文旅的建议)的答复

浏览次数: 来源:霍邱县文旅体育局 时间:2025-08-27 10:04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尊敬的占昌国代表:

您在霍邱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整合项目资金打造县域文旅产业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霍邱县“十五五”文化旅游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立足淮畔水乡、军垦文化、休闲农业、工矿企业等特色资源优势,围绕全域化、集聚化、特色化,将霍邱县打造成为全省高品质集水乡观光、文化体验、田园休闲、工矿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一、优化空间新格局

构建“两核引领,两带串联,五区支撑”的文旅发展空间新格局。

(一)两核引领

临淮岗景区研学核:依托临淮岗 4A 景区吸引力,以水利工程为主要资源,以研学旅游为导向,整合庄台文化、农耕非遗等文化资源,引入互动业态、丰富消费场景、迭代更新产品,拓展休闲度假、研学旅行、文化体验等综合功能,打造临淮岗景区研学核。

水门塘景区休闲核:依托水门塘景区,立足千年古塘,现代蓼城历史底蕴,以“水韵蓼城·乐活古塘”为形象,打造集文化体验、生态休闲、都市微度假于一体的城区文旅休闲核。

(二)两带串联

淮河风情旅游带:依托 79 公里淮河黄金岸线,打造集水利科普、庄台民俗、温泉康养、低空探险于一体的淮河风情旅游带。具体打造临水古镇特色旅游街区、王截流温泉度假区、南滩庄台旅游驿站、碉楼庄台文化驿站以及临淮岗景区(淮河文化园)内涵提升、后楼低空飞行等项目。

农旅融合旅游廊道:以省道 S310 和省道 S245 为依托,串联临淮岗景区、淮畔荷乡景区、水门塘、万亩稻虾基地、长集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农旅融合旅游廊,构建水利研学、农耕体验、田园观光等多位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三)五区集聚

蓼城文化体验区:“古今对话·烟火蓼都”为内核,通过“水系复活+文化再生”策略,重塑城区文化消费新场景。围绕主城区功能提升,具体打造水门塘“梦回古塘”水上游乐项目、文庙特色文化街区、城隍庙及古城墙修复、文化场馆功能提升、体育休闲公园等项目。

西湖湿地观光区:立足“城湖共生·湿地画廊”,围绕城西湖生态资源开发和利用,具体打造淮畔荷乡景区、沿岗河滨水观光廊道、环城西湖深水区体育健身步道等项目,打造滨水休闲运动胜地。

东湖生态休闲区:围绕城东湖沿线特色农业资源,以“湖田相映·野趣东湖”为特色,聚焦轻度假,打造城东湖滨微度假目的地。具体打造东湖粮站度假村、黄泊渡“少间·烟波渡”旅游民宿、茅桥等村“七星串珠”乡村旅游、孟集鹅肥肝美食品鉴街区等项目。

西部旅游度假区:围绕安阳山、龙潭湖、蝎子山水库等自然资源和李氏庄园人文资源,打造皖西山地度假与文化探秘胜地。具体打造安阳山旅游度假区、李氏庄园旅游景区、蝎子山旅游民宿集聚区、矿山文化体验区以及冯井矿山文旅小镇等项目。

南部果岭观光区:围绕江淮果岭乡镇的猕猴桃、翠冠梨、黄桃、艾草等特色农业品牌资源,构建“农业基地+加工体验+健康疗愈”三产融合示范区。具体打造彭塔大艾药业康养体验、曹庙元圩现代果业品鉴、众兴集赵河沿中药材研学基地、乌龙猕猴桃采摘等项目。

二、推进融合发展

依托全县特色产业基础,做实“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文章,找准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的相容性、契合处、联结点,推动文旅与水利、农业、工业、交通、教育、体育、等领域融合,丰富产品业态。

(一)“文旅+水利”

一是对临淮岗、水门塘两处核心水利资源进行业态升级及文旅重点开发,植入文化场景,打造水旅融合标杆项目。二是推动淮河、城东湖、城西湖滨水空间建设,以水文化走廊、景观小品展示水文化故事,探索在沿淮区域建设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标志园,设置标志性打卡点。三是依托淮河、水门塘等水体开展水上观光、水上休闲、水秀演绎等项目,拓展水上游乐产品。

(二)“文旅+农业”

充分利用霍邱人文乡村和多彩田园,打造一批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田园变游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一是依托黄泊渡村等连片田园打造大地景观、网红打卡点。二是支持冯井镇蝎子山村、马店镇李西圩村、城西湖乡望淮村、临淮岗镇双砖井村建设皖美休闲旅游乡村,探索培育艺术乡村、数字乡村、乡村“村晚/村赛/村咖”等乡村旅游新业态。三是有序建设田园民宿、庄台民宿、淮上民宿、滨水民宿等乡村精品民宿,推动“民宿+”非遗、美食、文创、研学。四是充分利用东湖粮站等废弃农业场站打造休闲、体验、度假设施,丰富文旅产品。

(三)“文旅+工业”

依托丰富矿产、工业厂区、矿坑遗址等工业资源,突出“研学性、科技感、沉浸感、差异化”,打造工业主题观光、体验、教育、休闲文旅产品。一是丰富金安矿业园、金日晟铁矿文博园两处工业景区现有产品,立足园区特色植入更多文旅元素,增设互动性、体验性文旅项目。二是合理有序开发蝎子山矿坑、芙蓉山矿坑等废弃矿坑,打造矿山文旅小镇、芙蓉石趣休闲旅游区。三是依托六安钢铁集团钢铁冶炼资源,打造集钢铁冶炼研学、钢铁文化科普、红色文化传承等功能为一体的六安钢铁文化旅游区。

(四)“文旅+交通”

依托 79 公里淮河风景道、淮河黄金水道、城西湖及沿岗河生态岸线、后楼空域资源等,突出“动感体验、生态休闲、立体观光”特色,打造水陆空联动、主题鲜明的交通主题文旅产品体系。一是结合六安市 800 公里大别山风景道建设和皖北旅游大环线建设,依托淮河风景道、水上游线资源,打造集滨水观光、文化休闲、自驾骑行等功能于一体的“淮上画廊”,探索水上游线建设,提升沿线驿站、提升道路质量、丰富乡村休闲文旅产品。二是依托城西湖滨水步道、沿岗河滨水步道、城东湖滨水岸线,打造集滨水观光、户外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水慢行休闲网络,延长步道长度,优化步道设施,植入智慧导览、主题打卡点、休憩服务节点,提升体验性与便利性。三是依托后楼低空飞行基地、安阳山溜索等特色交通体验资源,打造集高空观光、极限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交通产品,强化安全保障与沉浸感。

(五)“文旅+教育”

依托淮河文化园、霍邱文庙、古城墙城隍庙、李氏庄园等历史文化遗产,城西湖军垦文化、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霍邱县烈士陵园、李特故居等红色资源,以及文博场馆等教育载体,突出“历史沉浸、文化传承、精神洗礼、互动研学”特色,打造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教育主题文旅产品体系。一是依托霍邱文庙、古城墙城隍庙、李氏庄园等古建群落资源,打造集历史仿古、传统文化体验、古建艺术鉴赏功能于一体的文旅产品,活化利用古建空间,增设情景演绎、国学讲堂等互动性文化项目。二是依托城西湖军垦文化、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霍邱县烈士陵园、李特故居等红色资源,打造集革命历史教育、爱国主义熏陶、红色精神传承功能于一体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主题文化园、博物馆,优化展陈方式,开发沉浸式情景党课、红色故事会、行军路线体验等情境教育项目。三是依托淮河文化园、文博场馆资源,打造集淮河文明展示、地域文化科普、公共艺术教育功能于一体的文旅产品,策划主题临展、非遗活态展演、科普研学工坊等多样化教育文旅活动。四是系统开发“淮河水利与生态”“霍邱红色印记”“工矿传奇”“非遗匠心”等特色研学课程体系。

(六)“文旅+体育”

依托淮河风景道、城西湖深水区及环湖步道、湖心路栈道、水门塘步道等滨水绿道资源,以及安阳山山地资源、长三角地区龙舟邀请赛等体育赛事资源,突出“活力健康、生态休闲、赛事激情”特色,打造覆盖全域、动静结合的体育主题文旅产品体系。一是依托淮河风景道主干道,打造滨水骑行活力带,积极举办骑行赛事活动。二是依托环城西湖深水区体育健身步道、湖心路栈道、水门塘健身步道等滨水绿道,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以及马拉松赛事等竞技活动。三是依托水门塘及长三角地区龙舟邀请赛赛事基础,将龙舟赛品牌赛事做强做大,使之成为全县品牌赛事,同时丰富水上运动拓展及培训活动;四是依托安阳山等山地资源,开发登山徒步、户外拓展训练、山地自行车越野等户外产品。

(七)“文旅+林业”

依托西山林场、安阳山等优质森林、山地生态资源,突出“生态康养、自然野趣”特色,打造集森林休闲、户外运动、健康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产品业态。一是依托西山林场观景优良处,打造森林观光休闲区,提升林间步道,打造观景平台,开发森林疗愈课程、自然观察营地、林间木屋民宿等产品。二是依托安阳山生态资源及历史文化遗存,打造集登山览胜、山地户外拓展、禅意文化体验、森林瑜伽冥想功能于一体的山地森林文旅度假区。三是依托李西圩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打造林下经济,开发林下游乐产品,逐步把精品示范村打造成乡村旅游示范区。

三、资金保障

构建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稳步提高文化旅游财政支出占比。设立县级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新业态培育、重大项目、景区提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充分统筹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文旅产业发展;充分统筹整合发改、住建、交通、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实现“+旅游”,加大全县文旅基础设施项目改造建设力度。创新投入方式,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加大夜间经济扶持力度,给予业态运营补贴。

感谢您对霍邱文旅工作的关心,欢迎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或建议。

办复类别:(B

人:邹宝友

联系电话:2026201

 

霍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2025年7月5日

标签: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