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精准脱贫工作的要求和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总体部署,巩固提升帮扶周集镇富矿村脱贫工作成果,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制定以下后续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富矿村是2011年原何庄村与潘店村合并而成,位于周集镇南面,与冯井镇接壤,西与临水镇相邻。全村有38个村民组,共1426户,5626人,面积6355亩耕地。阜六高速、铁路、105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铁矿资源丰富,张庄矿、富凯矿座落村内,与铁矿相配套的产业加工链发展迅速,富蓼米业、餐饮、酒店等第二、三产业快速增长。全村有流转土地千亩的苗圃基地1家,私营企业15家、养猪场2家等。
富矿村支两委班子7人,班子健全,村级办公场所配套设施设备齐全。全村党员119名。
二、致贫原因
一是发展思路落后,没能转变观念,没能紧抓发展机遇;二是地理位置差别明显,发展不均衡;三是人多地少,农业产业发展资源缺乏;四是缺乏劳动技能,收入偏低。五是规模种养业发展慢,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效果不明显。六是村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农业产出率不高。七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潜力不大。
三、贫困人口现状
2018年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91户898人,其中已脱贫户343户825人(2014年脱贫32户75人,2015年脱贫30户78人,2016年脱贫41户136人,2017年脱贫240户536人)。未脱贫户48户73人,贫困发生率1.21%,2017年重点贫困村已出列。
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因病致贫188户431人,占全部贫困人口48%,因残致贫99户245人,占全部贫困人口27.28%,因学致贫10户34人,占全部贫困人口3.78%,缺技术43户124人,占全部贫困人口13.8%,缺劳力48户55人,占全部贫困人口6.12%,缺资金2户8人,占全部贫困人口0.89%,因灾致贫1户1人,占全部贫困人口0.11%。
四、帮扶目标
(一)紧控新增贫困人口
富矿村贫困户多以因病、因残、缺技术、缺劳力等致贫。为从源头上控制新增贫困人口,一是认真查找原因,针对因病、因残、缺技术、缺劳力等家庭实际情况,提前摸清底数,掌握实情,协调相关部门办理大病救助、慢性病就医、伤残鉴定等,把群众自身影响致贫的实际问题充分解决。二是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进、推广、应用农业高新科技。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发展致富环境;四是创新工作思路,缩小发展不平衡和务工收入差距;五是关心群众生活,引导群众发家致富;六是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兴办企业富民。七是转变群众意识,引导脱贫户不能有等靠要现象,提高脱贫户进取意识,防止返贫。
(二)力争脱贫户不再返贫
变“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脱贫。
一是深化结对帮扶。探索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结对帮扶新模式,通过干部指导帮助富矿村结成富裕户帮贫困户、师父带徒弟、能人带学生的帮扶“对子”。每年对结对帮扶“对子”进行跟踪帮扶,充分发挥这些技能能手、乡土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切实增强专业技能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让脱贫户在“结对”中学到真本事,得到真实惠,增收致富。
二是产业带动帮扶。针对有劳动力且有发展意愿的脱贫户家庭,积极争取产业帮扶和涉农资金支持,实施技能提升培训措施,可根据建卡贫困户自身内在动力(如种果树、养猪、养兔、养羊等有积极性),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投入政策性资金,帮助改善必备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脱贫户产业发展的自身能力和必备条件,充分鼓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内动力,促进脱贫户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真正意义上实现扶贫开发,脱贫致富。
三是财产性增收帮扶。鼓励脱贫户将自己的承包地流转给大户发展规模种植业,增加家庭财产性收入。脱贫户可就近务工就业,增加收入。
四是政策保障帮扶。计划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给予财政政策扶贫巩固期,以防返贫;积极整合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医疗救助等医疗政策,争取追加脱贫户合作医疗、大病救助以外费用报销比例,确保看得起病,减少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适当加大临时救助措施,落实自然灾害、意外伤亡救助措施,着力减小脱贫户遭遇自然灾害、意外伤亡的损失。
五、帮扶措施
一是转变发展观念,引导群众科技脱贫。以往的扶贫理念仅仅局限于为贫困群众争取钱物上,把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并把以前的帮扶观念转变到指导群众从生产技术、粮种选配、科技生产等上来,加强对贫困群众种养殖业等生产技能培训,提高土地产出率,让群众使用有限的生产资料增加自身收入。2018年邀请农技人员20人次,现场指导贫困群众400多人次的发展种养产业,2017年邀请农技专家11人次,现场指导贫困群众120人次。2018年计划邀请农技专家10人次,现场指导贫困群众100人次。通过培训使群众对旱育种植和经济作物种植技能大大提高。
二是依靠自身资源优势,帮助群众脱贫。富矿村交通区位优势凸显,铁矿资源优势凸显,人力资源优势凸显,我村紧紧依靠自身优势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解决部分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运输业、服务业,解决矿区周边贫困户人口就业和脱贫致富问题。计划村内解决就业10人,镇内就业解决就业10人,镇外就业解决10人,通过资源优势,计划为已脱贫户50户146人继续增加收入。
三是紧抓政策机遇,推进脱贫步伐。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许多扶持政策向农村、向扶贫倾斜,通过“十大工程”政策的出台,直接给贫困群众带来利益,为贫困群众增加收入,快速脱贫。
四是创新发展思路,带动群众致富。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各方社会力量,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形式,开展农业开发项目,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开展土地增减挂项目建设,增强农田保收保障,改善生产生活和住房条件。2018年帮助争取在富矿村开展1个土地增减挂项目建设,投资500万元,拟净增耕地近130亩,并带动部分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通过土地增减挂项目实施,不仅加强全村路渠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增加了耕地资源,为部分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土地、基础设施等资源保障。
霍邱县商务局、商贸协会、物资协会
2018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