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霍邱县林业发展中心 > 回应关切 > 主动回应

大别山腹地六安市编织森林防火四张“安全网”见成效(转)

浏览次数: 来源:霍邱县林业发展中心 时间:2021-12-03 15:17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六安市位于大别山北麓、江淮之间,全市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6.98%,森林覆盖率 45.51%,其中西南部山区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森林防火任务繁重而艰巨。近年来,六安市全面探索推行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机制,不断扭紧责任链条,实现了森林防火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工作格局。近年来,六安市森林火情大幅下降,已连续3年未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大部分森林火情都实现打小打早打了。 


织密林长和护林员“责任链条网”

 探索推行森林防火网格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举措,通过压实各级林长责任,确保森林防火责任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管控责任网格化。建立市、县(区)、乡镇、村组四级森林防火网格化目标管理体系,设置市级网格长、县区级网格长、乡镇级网格长、村级网格员、村民组网格员,分级划定密度不等的责任网格。防控任务标准化。对市县乡三级网格长和村组两级网格员的具体防火任务进行细化梳理并明确履职标准,主要包括网格责任人巡查巡护标准、工作考核标准,明确各网格责任人组织开展区域内防火宣传巡查、野外火源管控、火灾隐患排查、火情早期处置等工作任务。巡查巡护精细化。根据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和火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火源管理响应措施,做到因险而动、因险设防。处于五级森林火险等级时,进入高度戒备状态,禁止一切野外用火,专业队、半专业队进入临战状态,所有森林防火宣传车辆全部出动,乡镇、村每日开展一次入户防火宣传教育。督查监管信息化。建立网格化巡查巡护信息管理系统,搭建林长制智慧化管理平台,推进防火码推广使用和互联网+森林防火督查系统的应用,保证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将全市重点防火乡镇的网格长和防控任务标准进行公开公示。


织牢群防群控“宣传教育网”

 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在每轮防火期的上年10月和当年3月积极开展森林防火集中宣传活动,在森林防火重点乡镇人口集中区域的宣传橱窗张贴森林防火宣传画报,高火险天气电视台每天循环播放森林防火宣传通告,短信平台发送防火警示信息,以提升群众生态意识、安全意识、法治意识为目标着重公开曝光典型火灾案例,发挥以案释法的警示教育作用,不断提升文明祭扫、文明旅游的思想意识。注重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方式不断营造浓厚氛围。电视、广播等有声媒体循环播放防火信息,将森林防火宣传内容录制成音频,由防火宣传车深入到乡村和重点林区开展不间断巡回流动宣传,护林员利用巡山护林时携带“小喇叭”开展流动宣传,让群众处处听得到防火宣传声音、常常看得见宣传防火的车辆和人员。

 

织紧快速反应“救援应急网”

 建立森林草原防灭火协同工作机制,调整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围绕森防指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重点厘清“防”“救”职责边界,明确任务分工,确保森林草原火灾“防”“救”工作有效衔接。每轮防火期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分区划段、分片包干”,把任务和指标层层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相关单位、落实到每个相关责任人。建立痴呆傻等重点人群监护责任人“一对一”“多对一”包保责任,做到了“人员、责任、措施、制度、监督、检查”六到位。在全市建立林长“季巡林”“月巡林”“旬巡林”和护林员“日巡林”制度。高火险天气,全市各森林防火专业、半专业队伍靠前布防,时刻保持临战状态,指挥部全体成员、护林人员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每日17时前分级报告当日火情信息。


织强规范标准“基础保障网”

 积极争取各级森林防火项目投资,抓好森林防火道、防护林带、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高科技和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开展森林防火技术革新,全面提升监测预警、抢险救援能力。强化防火物质装备的更新补充,确保战时能用,市级集中采购的森林防火物资全部靠前储备。坚持不懈开展防灭火培训,一方面不断加强森林防火群众性、一线半专业队伍、防火护林员的培训,确保掌握森林防火技能,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另一方面加强专业队伍和半专业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扑救队伍的攻坚作用。

标签: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