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任务 | 具体内容 | 责任领导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落实情况 |
7 | 一、实现主要经济指标预期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位次靠前。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 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开发区(合霍现代产业园) | 2025年第一季度我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168元,全市第3,增速6.9%,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全市第6。目前已完成2025年上半年农民增收因素数据收集工作,共上报131项增收支撑因素。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为12201元,增速7.5% |
14 | 二、突出扩量提质,着力把发展做“稳” | 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重点用于农业产业项目,扶持新型经营主体60家。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县财政局 |
县畜牧中心、县水产中心、县农机中心、县蓼源国控集团,各乡镇 | 畜禽方面:1.利用2025年省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开展商品有机肥推广利用项目及支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创新项目,方案已草拟,待上会后实施,计划扶持企业7家。2.开展2025年生猪调出大县项目,方案已草拟,待上会后实施,计划扶持企业20家。 农机方面:落实省市目标任务,建设2个粮食烘干中心和1个全程农事服务中心,制定“两中心”建设工作方案,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根据建设进度和建设投入,综合评定实施主体,验收后利用省级下达的奖补资金给予奖补,目前正在组织实地察看建设进度。 水产方面:申报2025年中央油补资金,拟对14家水产养殖主体池塘改造和尾水治理、1家新增500亩稻虾综合种养和1家水产种苗繁育建设项目给予补贴。 乡村振兴方面:1.已谋划衔接资金建设农业产业项目23个10069万元,预计扶持新型经营主体23家以上;2.利用2024年中央财政资金230万元制定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方案,截至目前已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家,预拨付验收资金211万元。 |
21 | 三、突出延链补链,着力把工业做“强” | 聚焦高端食品、精品预制菜等新兴领域,坚定不移做好 土特产增值大文章,推动龙翔、泽钜、友喜等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和品牌建设,用好六安绿色食品基金撬动作用,积极招引优质项 目,力争实现绿色农产品加工产值45亿元以上。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 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投创中心,长集、石店等乡镇 | 上半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预计可达到20.1亿元 |
31 | 四、突出改革引领,着力把思路做“新” | 全面启动全县二轮土地到期延包,9月底前基本完成合同网签。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 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 | 合同网签工作正全面推开,目前已签合同农户92957户,签订率26.74%,计划9月底基本完成网签任务。 |
33 |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助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 王 竹 张 彦 杨军章 |
县发改委 县自然资源局 县农业农村局 县工信局 县商务局 县文旅体育局 |
县文旅中心、县美丽中心等有关单位,各乡镇、开发区(合霍现代产业园) | 结合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工作,稳定农户土地承包权,盘活经营权,推动土地连片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 | |
35 | 持续发挥科技特派团作用,重点解决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加快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推动特色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 朱成亮 杨军章 |
县科技局 县农业农村局 |
县畜牧中心、县水产中心,各乡镇 | 与科技局共同组织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员能力提升培训,通过“三区”人才计划引进15名县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级职称专家来我县指导产业发展。 | |
37 | 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深化与上海农业龙头企业合作,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长集镇 |
县直有关单位 | 我县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达到5个 | |
49 | 六、突出乡村振兴,着力把乡村做“美” | 实施“种粮一张图”,持续在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上发力,保持粮食总产全省第一。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 县自然资源局、县粮储中心,各乡镇 | 根据“种粮一张图”种植规划,将168万亩小麦、21.03万亩油菜种植任务科学分解至各乡镇,全县实际完成小麦168.2万亩、油菜21.2万亩,超额完成麦油种植任务。粮食生产样本点内小麦实测亩产484公斤,较去年提高2.1%,油菜亩产128.5公斤,较去年提高0.3%,实现了夏季粮油种植面积、总产、单产“三增”。下一步,我们持续推进水稻种植,确保本月底完成水稻种植工作。同时,针对在地作物强化农业技术培训、科学指导农户进行田管,确保秋粮丰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全省第一。 |
50 | 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 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 | 完成2024年17万亩高标准农田施工建设,正在进行项目县级初验;申报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债项目任务5万亩,项目分布在高塘、马店、曹庙、夏店、岔路5乡镇,已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工作。 | |
51 | 新建提升19个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 县农机中心,各乡镇 | 已印发实施方案,召开乡镇实施动员会,督导19个项目乡镇落实了建设主体,目前正在对标建设中。 | |
52 | 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新增省级龙头企业3家。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县财政局 |
县畜牧中心、县水产中心、县蓼源国控集团,各乡镇 | 1.有效利用好财政资金,及时开展2025年省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支持种业发展资金项目;2.正在摸排符合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条件的企业。 | |
53 | 加大麻黄鸡、小龙虾、鹅等产业扶持力度,持续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 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投创中心,各乡镇 | 鹅产业:霍邱县2024年省财政农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皖西白鹅产业发展项目实施后,我县皖西白鹅年末存栏种鹅数超过3000只以上的皖西白鹅种鹅场(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达到2个,为霍邱县保珍白鹅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和霍邱县志豪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皖西白鹅年末存栏种鹅数超过10000只以上的皖西白鹅种鹅场(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达到1个,为安徽祥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新建或改扩建规模化养鹅基地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的有3家养殖场,新建面积达4611.33平方米。共拨付资金121.0184万元。 麻黄鸡:协助霍邱县农业农村局帮助牧翔禽业完成关于六安市与上海市对口合作“十五五”重大项目申报,加大对麻黄鸡产业的支持力度,发展好本地麻黄鸡产业。 |
|
54 | 依托“蓼农淮味”集体商标,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新认证 绿色食品10个、有机农产品4个。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 县市场监管局、县畜牧中心、县水产中心,各乡镇 | 目前已新认证绿色食品6个,有机农产品2个。 | |
56 | 谋划实施一批产业项目,做好行蓄洪区居民迁建工程“后半篇文章”。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 县建发中心,有关乡镇 | 朗德鹅:初步拟定《霍邱县鹅产业跃迁式发展关于支持朗德鹅良种引进实施方案》,对县域内规模朗德鹅场2025年1月1日至2026年5月30日期间从原产地朗德鹅种鹅生产经营企业一批次购进1000羽以上朗德鹅种鹅,符合朗德鹅品种特征特性的,按照每羽采购价格的30%给与朗德鹅种鹅补贴。具体内容待上会后实施。 乡村振兴方面:分别在王截流乡和城西湖乡谋划了标准化厂房项目,衔接资金投入分别为610万元、400万元。 |
|
57 | 六、突出乡村振兴,着力把乡村做“美” | 深入推进“三大革命”和“五清一改”。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 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美丽中心,各乡镇 | 1.农村厕所革命:2025年全县农村户厕改造任务数10000户。截至目前,各乡镇完成建设施工3348户,农户厕屋具备改厕条件的基本实现应改尽改。 2.“五清一改”落实情况:2025年1-6月份全县参加村庄清洁行动705056人次,实现村庄日常保洁全覆盖;清理村内沟塘5406口,水体环境明显改善;清理畜禽养殖粪污7545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清理无功能建筑24931平方米;清理乱搭乱建5050户;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活动3082次,发放宣传资料461903张,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显著提升。 |
59 | 提升监测帮扶实效,确保易返贫致贫人口能够应纳尽纳、应扶尽扶。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 各乡镇 | 今年累计新识别监测对象7户25人。现有监测对象6190户15030人,通过帮扶措施落实等方式,消除风险5293户12441人,风险消除率为85.5%。 | |
60 | 加强风险分析研判,持续提升“三保障一安全”水平,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 县住建局、县教育局、县卫健委、县水利局,各 乡镇 | 制定《霍邱县2025年切实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工作要点》、《霍邱县防范因灾返贫致贫工作预案》,“三保障一安全”水平有效提升。 | |
61 | 按照“四个一批”要求,加强帮扶项目资产管理,持续发挥帮带作用。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 各乡镇 | 开展“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全县共排查认定巩固类809个、9.7亿元,升级类219个、1.7亿元,盘活类19个、0.2亿元,调整类6个、0.04亿元。加强对全县帮扶产业项目监管。 | |
86 | 八、突出基层基础,着力把底线做“实” | 深入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 杨军章 | 县农业农村局 | 县水利局、县水产中心,有关乡镇 | 一是迅速全面启动禁渔工作。做好县政府《禁渔通告》发布、《霍邱县淮河等重点水域禁渔工作实施方案》印发宣传工作;二是开展禁渔常态化巡查。共巡查152余次,其中日间巡查116次,夜间巡查36次,出动执法车167辆次,开动执法船只122艘次,参加执法人员1100人次。三是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集中销毁非法钓具125杆、地笼310条、丝网6500米、船只19条。驱离垂钓人员308人次,简易程序处罚12起12人、行政罚款2400元;一般程序处罚非法捕捞案件2起3人,行政罚款9100元,其中电捕鱼案件1起行政处罚2人 ,行政罚款8000元。收缴钓具33杆,收缴地笼160条、丝网3100米、待处理非法捕捞船只7只。四是对城东湖、南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龙潭水库进行常态化禁渔巡查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