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保证措施
1、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和创精品、创优工程管理小组,第一管理者亲自抓。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质量岗位责任制,卓有成效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从组织措施上使创优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2、坚决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工程质量达不到创优计划的,坚决返工重做。
3、全面实行样板制。路基设样板段,防护设样板工点,达到创优标准后,再全面展开施工。
二、思想保障措施
1、现场办各部门要大力宣传优质建成S310霍众路改建工程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建设S310霍众路改建工程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把创优工作列入各级工程调度会、工地例会、总结会的重要议题,及时总结创优经验,分析解决存在问题,引导创优工作健康发展。
3、在评先、评模、劳动竞赛评比中把质量创优作为重要内容,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
三、技术保证措施
1、建立设计文件图纸分级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重点工程由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审核;一般工程由专业工程师审核,每份图纸必须经过二名以上技术人员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由技术人员向施工队进行三交底:施工方案交底,设计意图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创优措施交底,并有记录。同时,应认真核对现场,并与建设单位一道优化设计。
2、完善各类工艺、工序技术质量标准细则,严格按照路基、桥梁、涵洞、防护、排水工程施工工艺和颁部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并结合工程特点和创优计划,进一步细化制定各类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
3、认真贯彻ISO9000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查程序,使每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每个过程都有《质量记录》,施工全过程有可追溯性,要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推进和改善质量管理工作,使质量管理走向国际标准化。
4、技术资料和施工控制资料详实,能够正确反映施工全过程并和施工同步,同时满足竣工验交的要求。
5、各施工队管区和重点工程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落实,抓好重要工艺流程、重点环节的摄影和编辑,为申报优质工程积累资料。
6、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联合创优。按规定办理各类变更设计并做到签证手续齐全。
7、加强专业技术工种岗位培训,提高实际操作工艺水平。
四、施工保证措施
1、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1)“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
“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 测量桩位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2) 建立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制度
本工程中的每一单位工程都要准备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
文件包括:a.质量计划;b.“三标一体化”文件;c.技术规范;d.采购的技术要求。
质量记录包括:a.基线点、水准点测量验收记录;b.施工断面记录;c.各施工工序、项目检查记录;d.砼、钢材及各种原材料的试验鉴定记录;e.预制构件检查记录和出厂合格证;f.隐蔽工程验收记录;g.不合格品记录(质量事故报表);h.审查和处理结果记录;i.设计图纸汇审记录,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质量问题的来往文件。
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应由工程项目(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负责填写整理,工程结束时装订成册。质检工程师须将全部工程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汇编成册,竣工时随竣工文件移交业主。承包人同时保留一份完整的文件记录,并按规定存入企业档案。
(3) 建立质量保证奖惩制度,奖励先进,督促后进。
2、施工作业和工作程序制度化、规范化。
针对本工程施工作业具体内容,我们制定了施工过程中质量工程程序控制框图,严格按照工程程序进行质量监控。
测量工作程序控制图
原材料试验程序图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程序图
3、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有七个方面:①熟练的操作人员;②先进的机具设备;③良好的工程材料;④合理的工艺参数;⑤正确的加工工艺;⑥有效的监控手段;⑦严格的检测验收标准。由于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在施工上场之前可以选定,因此,我公司将选派具有丰富桥梁、涵洞、路基施工经验的队伍,配备先进的机具设备投入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把施工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即材料、工艺参数、工艺要求、过程监控、检测验收,针对这五个环节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1) 确保工程材料性能良好,这个环节将从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① 确保各项材料的技术性能符合技术要求。
A、各项外购材料都要有齐全的出厂资料。
B、对各种材料进行复核试验,如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立即更换。
C、在使用过程中,及时进行抽检,如技术指导不符合要求,立即更换。
② 确保各种材料能按最佳配合比进行拌合使用
A、根据使用要求,认真进行配合比设计和试验,求得最佳配合比。
B、在投料使用前,对一步调整各种材料的重量配合比例,使各种材料的实际质量与最佳配合比一致。
C、材料拌合前精确计量,以确保各种材料的比例符合最佳配合比要求。
(2) 选定最佳工艺参数
根据本工程特点,按照技术规范要求作好如下工艺试验,以取得最佳工艺参数。
① 路基填筑压实试验,改性土压实试验。
② 砼配合比设计筛选试验。
(3) 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① 各工序的施工工艺都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
② 各道工序严格按照最佳工艺参数施工。
③ 对难度较大、技术性强的工程,要组织工前示范和专题讲解,以便使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掌握要领,明确质量标准。
④ 加强工人培训和考核工作,关键工序实行持证上岗。
⑤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坚持标准化作业,挂牌施工。
(4) 对生产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质量监控
① 材料质量的监控
材料性能指标的监控如前所述采取“复核试验”和“抽验”的方式进行,混合材料的配合比采用提高计量精度和及时测定骨料含水量的方法实现。
② 工艺过程的质量监控
A.实施方法:工艺过程质量监控主要是通过大面积施工的“跟踪检测”来实现,其具体作法分为“施工跟检”、“复检”和“抽检”三种方式。
B.实施程序:在项目部内部分两级实施,“施工跟检”主要由各工班实施,项目经理部派人指导和监督;“复检”和“抽检”由项目经理部实施。检测记录采用业主批准的格式,检测时首先由各工班检测人员认真作好记录,并由检测人员作好记录,在确认正确无误时,由两级检测人员签字,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经监理工程师确认签字或同意后,方能继续施工。
③ 检测频度和标准按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
④ 控制手段: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手段有两种:一是试验,对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监控;二是测量,对位置、高程和几何尺寸进行控制。
(5) 坚持严格的工程验收检测
任何一项工程完工后,都要进行质量检测,验收检测在项目部内部分两级进行,先由施工队进行全面检测,并认真作好记录,确认质量合格后,交项目部审查,并由项目部进行“复检”或“抽检”,确认合格后,双方签字,然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或审批。
4、狠抓重点,确保整体
在不同的施工项目中,由于其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方法、施工条件、功能、作用各不相同,因此,它们在确保质量标准的难易程度和对工程整体质量的影响上也必然各不相同。为此,本投标人根据各项工程的不同特点,找出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以便抓住重点,确保整体。
(1)路基施工
① 用于路基填方的主要填料,在开工前28天,结合施工路段选择100m的试验地段进行现场压实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② 按《测规》规定恢复中线,复测中线,复测横断面,对地形、地质变化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处理。
③ 严格执行《公路路基施工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并通过工地压实试验段,确定合适的压实机具、铺筑和压实方法、碾压遍数和速度、含水量的控制、松铺厚度和施工程序等。
④ 土质路堤填筑前,严格按照《规范》做好基底处理,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
⑤ 填筑中,采取分段分层填筑,随时检查填土的含水量、石灰剂量,每层填土时路堤两侧采用超填50cm的方法以确保路堤边缘的压实密度。
⑥ 土方压实采用25T以上的碾压机械压实,严格控制压实质量,随时检查密实度,并按《规范》要求取样试验,发现不足,及时处理,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⑦ 涵洞、台背的路堤填筑前,在结构物上用油漆作分层标记并编号,使用小型压实机具分层填筑压实,每层松铺厚度15~20cm,每层按编号检测,前层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后,方可施工下一层。不同填料的结合部要设一定距离的缓坡分层夯压,杜绝近似垂直衔接。
⑧ 雨季施工,要经常控制路基表层的土壤密实度,每日随填随压,并且做成不小于4%的路拱,以利雨水能及时排出路基外。天晴后,浸水土壤要及时晾晒至最佳含水量后,方可续填碾压。
⑨ 路基土方不安排冬季施工,以保证路基质量。
(2) 涵洞工程
①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地质和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经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进行基础浇筑。
② 工程用钢筋、水泥须有出厂合格证,砂、石料须取样试验,所有材料经检验合格之后方可使用。
③砂浆计量配料,搅拌机拌制且随拌随用,使之保持良好的和易性和适宜稠度。
④防水层材料检验合格,铺设宽度、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粘接牢固,沉降缝填塞密实。麻布、麻筋和木板须沥青浸制后使用。
(3) 防护工程
① 施工前,测量核对现场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及时提出处理措施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② 对所有用于防护工程的材料进行检测,钢筋、水泥等厂供材料必须有合格证书,不同来源的细集料分类堆放,并做好标志。工程用水在使用前做好水质分析,以确定能否使用。
③ 砂、石料的进场要事先进行试验,不合格的砂、石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④ 浆砌施工使用挤浆法,并做到砂浆饱满,丁顺交错,杜绝通缝,满足《技术规范》及《验标》要求。
(4) 砼工程
① 原材料质量控制
把好水泥、碎石、砂等原材料关,坚决做到不合格材料不验收、不使用。砼工程不使用有侵蚀性的水,根据对水源酸碱和有害物质的检测结果调整水泥品种。
② 砼配料采用自动计量,特别是砼拌合均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以确保计量准确。
③ 砼振捣要求:
砼浇注中,采取定人定岗负责振捣。插入式振动器振动的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插入下砼层5~10cm,使上、下层良好结合。振捣时间一般为20~40秒左右。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表明砼已振捣完成:
Ⅰ、砼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显著;
Ⅱ、振捣不出现显著气泡,或振捣四周无气泡冒出;
Ⅲ、砼表面呈平坦、无气泡;
Ⅳ、砼已将模板边角部位填满充实。
④ 加强对砼浇注后的养护。重要部位利用塑料薄模养护工艺,其它部位采用覆盖草袋洒水养生。
(5) 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配备先进的器材设备
推广应用“四新”成果,改进施工工艺,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我们将采用自动计量砼拌合机,严格计量,掺用外加剂;路基填筑采用“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广泛运用全站仪、核子密度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等高精度的仪器,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控制施工的每个环节,保证快速、优质、高效地建好每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