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霍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 落实情况

霍邱县立足安置群众权益保障,创新“三路径”破解安置房登记难、流通难问题

浏览次数: 来源:霍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时间:2025-06-24 15:39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霍邱县聚焦安置群众权益保障,创新运用成片开发确权、容缺补缺办证、划拨转出让盘活三大路径,系统破解安置房登记难、流通难问题,2025年以来,累计完成7个安置小区10027套房屋首次登记,为14个安置小区上万套房产打通资产盘活渠道,切实保障群众权益、释放资产价值。

锚定登记核心症结,创新政策工具运用针对城区部分安置小区用地手续不完善无法办理土地使用权首次登记的核心症结,县自然资源局深入调研,强化政策研究及与上级部门对接。首创性将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政策工具应用于解决集体建设用地上安置房办证问题。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多次组织相关乡镇,环保、人社等职能部门,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技术单位等参与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科学整合优化土地资源,确保安置用地布局集中连片、利用高效集约。目前,淮安新园片区、育英片区成片开发方案已编制完成并通过市级审查,待批准后将及时启动土地征收程序,为后续产权登记奠定权属基础。

聚焦验收备案堵点,尊重历史容缺补缺。针对历史遗留安置房手续不全、资料缺失及部分建筑未通过验收等原因导致无法办证的问题,县自然资源局会同相关部门创新采用安全兜底+容缺补缺模式,以尊重历史、容缺补缺倒逼工程验收备案等难点堵点打通。明确由项目建设单位委托有检测资质的机构对房屋结构安全和消防安全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结果,县住建部门对鉴定结果进行确认。对存在隐患的建筑,住建部门负责监管并督促整改。在保障群众权益、保障安全等前提下,扎实推进历史遗留安置房产权容缺补缺办证。2025年以来,共完成7个安置小区、共计10027套房屋的首次登记工作。

 打破政策壁垒限制,激活资产经济价值。针对县城区国有划拨用地上安置房交易受限等问题,县自然资源局秉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解决问题、依法合规的原则,借鉴外地经验并结合本县实际,推动出台《霍邱县国有划拨安置房补办出让手续通知》(霍政办秘〔202513号)。该政策明确规定,安置户或交易受让方可通过补缴土地收益金的方式,将划拨土地性质转变为出让土地,从而获得与商品房同等的转让、租赁和抵押权利。目前,该政策覆盖城区14个安置小区,土地收益金补缴标准依据小区区位及用途科学设定(居住类160-371/平方米,商业类124-389/平方米)。此举打破了安置房资产流通的政策壁垒,显著提升了安置房的经济价值和资产流动性。(杨岭、黄鑫宁)

 

标签: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