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落实安徽省和六安市生态修复规划任务安排,依托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全面推进霍邱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全面确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长三角生态安全屏障作用更加突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重要进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建设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滨水之都”。
近期目标:到2025年,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有序推进,森林覆盖率保持基本稳定;水生态系统持续好转;生态廊道、关键生态节点修复试点突破,生态系统的连通性有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不断优化,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绿色发展指数位居全省前列,美丽宜居滨水之都建设取得新成效。
远期目标:到2035年,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全面完成,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维护,重点区域生态问题得到解决,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完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高品质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塑成,美丽宜居、安全健康、绿色低碳的“滨水之都”全面实现。
二、生态修复格局
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结合省级、市级确定生态修复总体格局,依托霍邱县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系统特征,充分整合山、水、林、田、湖、湿等生态要素。构建“一带、一山、两湖、多廊”生态保护修复格局。
一带:淮河生态保育和生态景观带。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以淮河及沿岸地区生态保育修复和生态景观功能提升为重点,发挥其生态脊梁和生态纽带作用,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系统性。
一山:安阳山及西山林场组成的西部山林生态空间。是县域物种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态环境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县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两湖:城东湖、城西湖生态源。是以重要湖泊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源,发挥洪水调蓄、生态供给等核心作用,有效构建生态安全网络,提升县域生态系统的安全性。
多廊:淠河、沣河、汲河、史河等多条河流水系及其串联的湖泊水库。以水为脉,推进滨河地区造林还湿,促进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协调性。
三、生态修复分区
统筹考虑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脆弱性、地理单元连续性,充分衔接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要素,根据主导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类型,划定中心城区城市品质提升区、北部河湖湿地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区、西部矿山修复与森林质量提升区、南部农田整治与田园景观生态修复区4个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确定各分区生态保护修复的主要目标和要求。
四、生态修复重点项目
征求多部门意见,明确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水利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矿山修复治理重点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国土综合整治重点工程、城镇人居环境提升重点工程、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程等9大类43项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附图:
公示时间:
2025年1月10日-2025年2月8日,为期30天
意见反馈方式:
社会各界可通过邮寄、电子邮件或电话联系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邮寄地址:霍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光明大道367号)
联系人:巴盛涛
联系电话:0564-2778506
邮政编码:23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