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平台服务,健全制度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监管落实,实现了我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23 年截止 12 月31日,全县共完成进场交易项目759件,交易额 85.85亿元,节约政府性建设和采购资金 9.28 亿元、实现土地及产权交易增值 0.36 亿元,其中工程建设项目552 件,交易金额 77.6 亿元,节约 8.83亿元。2023年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被省发改委、人社厅拟表彰为“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的“2022年度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2022年度县直目标责任考核为“优秀”等次单位;在2023年全市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考核中,已连续三个季度获得全市排名第一的佳绩。现将2023年度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政治引领,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党建工作。一是持之以恒深化理论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于年初制定了2023年度党建工作计划,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截至目前共计召开支委会14次、党支部大会17次、党员集中学习7次、党课4次,切实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做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制定《霍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要点》、《霍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集中学习讨论计划表》,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切实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通过制定霍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支部问题整改清单,从六个方面查摆出11个问题,通过制定整改措施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建新功”。
(二)狠抓廉政教育,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年初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年度重点任务,制定了《霍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年中召开了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专题会议,并邀请县纪检组领导上廉政党课。交易中心严格执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度,落实“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职责,中心主任与其他班子成员、各股室负责人分别签订了党风廉政责任书,要求抓好任务分解,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工作落实。二是持续深化“以案为戒”警示教育走深走实。组织单位人员集中学习李煜书记在全县“以案为戒”警示教育党课报告会上的讲话,观看警示教育片《腐祸》,坚持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努力打造一支干事创业、清正廉洁的公共资源交易队伍。三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效运用“四种形态”,把“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作为经常性手段,加强纪律教育,狠抓纪律作风和“四风问题”的检查,引导党员干部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心上。截至11月份,我中心运用“第一种形态”开展提醒谈话4次,共6人次。四是开展廉洁从业警示教育活动。今年6月份,组织交易中心全体职工赴安徽省蜀山监狱实地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听服刑人员忏悔,以“看得见、听得到”的直观感受方式,“零距离”接受现场警示教育,增强中心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意识,预防职务犯罪,弘扬正气树立新风。
(三)健全制度机制,保障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招标投标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修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政府投资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发包工作的通知》,在今年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和腐败领域专项问题整治中,在县委、县政府县纪委的统筹指导下,制定了《关于严禁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的规定(试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标前廉政谈话制度》等5项工作文件和监督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招投标监管、服务工作。二是健全领导组织和工作运行体制。2023年2月县政府重新调整了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建立了《霍邱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招投标重大事项决策和审查、会商工作机制。三是加强招投标工作宣传培训。今年以来,先后9次召开全县规模的招投标业务培训会议,编印了《招标采购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选编》《霍邱县招标采购法规宣贯文件汇编》等宣传培训材料3000余份。
(四)完善平台功能,提升中心服务效能。一是持续打造科技规范的服务场所。投入387万元,实施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系统整体搬迁项目,进一步打造电子化、智能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二是全面落实“一站式”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截至目前,我县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依法招标项目均100%全流程电子化,实现全过程在线交易、服务和监管。推行了投标活动手机APP“掌上办”等新型招投标业务。三是常态化开展“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今年以来,共开展“不见面开标”项目551个;开展“远程异地评标”682场次(主场456,客场226),居全市前列。此举,有效减轻了投标人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实现了专家资源共享,有效破解本地评审专家“小圈子”“熟面孔”等问题。四是实施限额以下小型项目全流程电子化发包。开发使用了国泰新点“第三方交易平台”系统,为全县60万元至400万元非公开招标项目提供了线上交易途径,进一步规范小型项目发包工作。
(五)加强监管力度,常态化进行查处。一是强化标后履约监督,切实巩固招投标成果。按照《霍邱县建设工程标后履约联合督查方案》,坚持“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对县政府投资的在建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常态化开展标后履约情况督查。今年以来,开展标后履约联合督查14次,共督查项目28个,整改问题41个,处违约金204.2万元。二是加强招标代理机构管理,建立市场“退出”机制。严格进场服务标准,今年以来,共对14家代理机构17起违反考评规定等不良行为的20名代理从业人员暂停3个月进场服务业务,对3家代理机构暂停1个月进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登记新项目,并分别进行扣分和网上曝光。三是规范评标专家抽取管理,净化评标评审环境。制定了《霍邱县公共资源交易评标评审专家抽取工作管理制度》,改革评标专家抽取方式,推行评标专家系统自动抽取方式,实行当天抽当天评。2023年以来,共对34名评标专家发生评审错误、违反专家管理规定的行为给于扣分、网上通报、暂停3个月评标资格处理。
(六)优化服务举措,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为投标企业“减负释压”。支持银行转账、银行保函、电子保函、保证保险等“多”方式缴纳保证金;“免”收500万元以下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将履约保证金缴纳由中标金额10%“降”至2%。今年以来,为企业释放现金流11.76亿元。二是清理清退各类保证金。今年以来,共清退投标保证金147起,累计金额311.95万元;履约保证金212起,累计金额2241.25万元。2021年以来,共计清退投标保证金369起,累计金额1073.98万元;履约保证金872起,累计金额20026.79万元。三是服务质量效率整体跃升。全面推行招投标“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实现了招标、投标、评标、质疑投诉处理等全部网上办理;严把交易数据上传质量,第二、三季度连续两个季度“零误差”;缩短场内流转周期,合同信息、履约信息公开率均达100%;及时发布监管信息和信用信息;拓展其他交易范围,坚持“应进必进”要求。四是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大力推行“电子证照”在招标投标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强化部门对接、积极宣传推广、完善示范文本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投标便利度,有关投标企业相继在“霍邱县城区2023年度老旧小区(广场家园小区)改造工程”、“ 六安市霍邱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孟集镇徐郢村农灌渠治理工程”等10个公开招标项目投标活动中,采取了“电子证照”方式顺利进行了投标,使用电子证照“一照通投”投标机制进入常态化。2023年共计505家企业使用“电子证照”参与招投标活动。五是切实消除各种招投标壁垒。建立招标文件负面清单审查制度,会同县公管局全面核查招标文件的合法性和营商环境政策要求,清理规范性文件,做好废改工作,防止招标人以不合理条件限制和排斥潜在投标人,全面消除交易环境隐形壁垒。在今年9月份全省开展的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市际交叉互查工作中,我县为零差错。六是创新监管方式,推进“评定分离”模式招标。为持续优化评定分离模式,提高定标工作效率,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会同县纪委监委重新考核组建霍邱县“评定分离”定标成员库。2023年截至12月11日完成“评定分离”85件项目,成交金额65.82亿元,其中,省内企业中标项目78件,中标金额46.33亿元,占比70.39%;本地企业中标项目60件、中标金额38.29亿元,占比58.17%。七是加大工作宣传力度。深入挖掘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素材,不断拓宽信息宣传投稿渠道,分别在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网、市公管局网、县政府网等省市等各级媒体进行工作宣传报道126篇,其中《安徽日报》3篇、《安徽省公共资源监管网》26篇。
(七)全力支持配合,扎实各项专项整治。今年以来,按照省纪委监委安排和省发改委统一部署,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试点工作,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力配合县公管局、公安局、县纪委监委,扎实推进落实各项专项整治任务,在问题分析、案件查办、健全制度、强化监督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县发改委对6起涉嫌串通投标案进行调查,其中对1起2家投标企业串通投标行为行政处罚7.65万元,对2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行政处罚3827.44元;查处弄虚作假案1起,对1家企业行政处罚10.6万元,对2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行政处罚1.59万元;移交县公安局问题线索9条,其中涉嫌串通投标7条,立案1件,现已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刑拘1人、逮捕2人),涉嫌私刻公文证件印章2条。调查处理招投标投诉案件8起、信访15件,取消6家投标企业中标候选人资格,76万元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
(八)紧盯目标责任,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扎实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扎实开展双拥创建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认真办理信访件,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落实,有效完成招商引资工作任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