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我中心把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摆在首位,统筹推进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与水平,现将就业中心2022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
1、用好财政货币政策支持企业稳岗留工。(1)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大型企业的失业保险返还比例由30%提高到50%,中小微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失业保险返还比例提高至90%的稳岗返还政策。今年已拨付符合“免报直发”的中小微企业529家350.02万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拨付自主申报的大型企业、劳务派遣公司51家226.02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2)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和培训留工。经省、市人社部门大数据比对下发我县符合条件企业1家安徽临水酒业有限公司吸纳1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发放1000元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并按照3000元/人标准给予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补贴。向受疫情影响实施静态管理导致停产停业7日以上的中小微企业按500元/人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今年已拨付51家企业一次性留工培训补贴59.1万元,惠及职工数1182人。(3)支持企业稳岗扩岗。非公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缴存住房公积金满6个月的,给予企业按当年新增职工每人每年1200元补贴,截止12月31日,已拨付231家企业稳岗扩岗补贴资金208.06万元;为招用毕业时间为2022年1-12月且取得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1个月(含)以上且处于正常缴费状态的企业。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一次性为45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8.5万元。(4)加快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进度。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最高可申请贴息贷款300万元,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最高可申请贴息贷款50万元。截止12月31日,创业贷款共发放1330笔,2.1212亿,完成年度指标数的212.12%。其中:小微企业4笔1050万;个人贷款1326笔 2.12119亿。
2、大力推进引才、聚才工作。
(1)明确县就业中心窗口(咨询电话:2717064)为高层次人才暨大学生创业创新“一站式”服务窗口,制作了《霍邱县吸引大学生创业创新生活补贴及住房补贴工作流程》明白纸,同时将六安市“人才新政”具体项目《办理指南》在县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公开,并联合县经信局对我县24家重点企业点对点宣传,目前已完成人才认定4人,其中C类2人,D类1人,普通高校毕业生本科1人。
(2)在县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渠道对《六安市人才购房补贴实施细则》(六人社秘〔2022〕101号)文件进行宣传;设立人才专窗(县政务服务中心B区二楼44号窗口),负责申请“一站式”受理,截至12月底,共计发放人才购房补贴人数865人,拨付资金4953万元。
3、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共打卡发放失业金229.79万元,其中按1350元/月标准发放失业金共203人,打卡发放176.34万元;按100—500元/月标准发放失业补助金共364人,打卡发放53.45万元。为174名失业人员按每人每月308.62元缴纳医疗保险35.18万元。为206名领取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的人员发放价格临时补贴0.62万元。
(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1、人力资源创新服务工作。加大引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育力度,制定《关于霍邱县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及工作方案》,拓展人力资源服务,为霍邱县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市场配置10个平板招聘展位工作台、10个液晶电视显示屏、11个身份证卡读卡器、10台社保卡读卡器、1台就业自助服务一体机、1台机柜、1台交换机、1台测温一体机,以及所需相应的软件等,将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向开发区延伸;实施市场化引才工作,组织安徽金日盛矿业有限公司、安徽雷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利众光电有限公司、霍邱安鑫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安徽盛泰服饰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赴六安市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校企合作对接会。
2、实名制帮扶工作。目前,霍邱籍1854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联系到位、全部开展帮扶,通过帮扶已在企业机关事业等单位就业1671人、参加就业见习80人、升学出国67人、应征入伍36人。
3、帮助企业引才聚才,积极开展各项求职用工对接。积极发挥牵头作用,积极配合组织部门,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持续实施推进人才15条政策,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执行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按省、市方案落实外籍员工子女来皖就学服务工作。不断张榜寻才,增加人才储备,助力老区发展。为我县24家重点企业设置联络员5名,在霍邱政府网公示调整后的《重点产业企业目录库》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通过“六安市党建引领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现人才认定、申报审批、待遇兑现全程网办。今年来,常态化开展“2+N”招聘活动,开展各类招聘会353场次,服务企业2815户次,达成意向9406人次,全面完成市下达年度任务;同时开展校企合作对接。联合县教育局组织皖西经济技术学校与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安徽雷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利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本地企业签订协议,开展校企合作,引导98名毕业生本地顶岗实习就业。
4、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工作。
(1)支持企业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2022年为我县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大昌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德浦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雷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金日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3家企业新录用人员开展培训1896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45.85%。(2)支持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养。进一步提高我县劳动者技能,2022年,帮助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与马钢技师学院开展钢铁冶炼、煤化工等工种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148人。(3)开展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2022年,在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开展电工、焊工等工种2个高级工班91人的技能提升培训。(4)发放企业职工提升职业技能补贴。为引导企业职工自主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转换能力,2022年共受理申领职业技能补贴603人次,符合条件发放599人次,发放金额88.3万元。
5、创业担保贷款工作
我县承担创业担保贷款发放的经办银行有邮储银行、霍邱农商行、村镇银行、中国银行4家银行,邮储银行实行整贷直发,其他银行由兴业担保公司作为担保方发放贷款。2022年市人社局下达我县创业担保贷款目标任务1亿元,截止12月31日,创业贷款共发放1330笔,2.1212亿,完成年度指标数的212.12%。其中:小微企业4笔1050万;个人贷款1326笔 2.12119亿。
6、鸿雁回归”就业创业工程
出台《霍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霍邱县“鸿雁回归”就业创业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霍政办秘〔2022〕42号)文件,开展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采集录入劳动力资源信息102.01万人,占户籍人口63.1%。通过“鸿雁回归”小程序新增注册市场主体26888家,新发布就业岗位2665个,新发布求职简历1971人次。培育优秀返乡创业项目,组织1家企业参加六安市举办的创业之星评比,获得三等奖名次;组织3家企业参加六安市优秀返乡创业项目评比,获得六安市优秀返乡创业20佳;组织霍邱龙虾、朗德鹅肝2名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参加六安市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评比,均获得“六安市优秀劳务品牌”称号。
(三)就业促进民生工程工作
1.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见习工作。
截止12月31日,全县共153家就业见习基地,其中2022年新认定就业见习基地17家。按照《六安市2022年就业促进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实施六安市2022年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的通知》安排,我县2022年民生工程就业见习目标任务为开发岗位572个,参加就业见习229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见习57人。截至12月31日,我县已募集就业见习岗位1081个,完成任务数188.99%。参加就业见习424人,完成任务数185.15%。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见习60人,完成任务数105.26%,全面完成市下达各项见习任务。
2、求职用工精准对接工作。
截至11月16日,2022年六安公共招聘网共注册企业20736家,共举办“2+N”、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退役军人就业启航等各类招聘会353场,服务企业2815户次,提供就业岗位约3.78万个,达成就业意向9406人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3、就业促进“暖民心”工作
(1)三公里”就业圈试点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
我县今年任务试点数2个,出台《霍邱县“三公里”就业圈工作方案》,在玉泉、文庙2个社区开展“三公里”就业圈试点,玉泉、文庙、师部、东湖、文昌、蓼都、西湖、五岳8个社区开展“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完成2022年度建设任务。精准摸排社区居民求职需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情况,帮助居民和小微企业便捷掌握就业政策、岗位招聘信息等。目前,摸排文庙、玉泉社区各类经济实体1142家,收集招聘岗位489个;摸排劳动年龄内居民6973人,有求职需求失业人员148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68人,失业人员经过帮扶已就业104人。
(2)短期就业见习及临时性专项岗位
根据《中共六安市委办公室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就业促进行动方案〉等“暖民心行动方案”的通知》(六办发〔2022〕19号)精神,我县2022年需开发短期就业见习岗位360个,开发临时性专项岗位340个。截至11月16日,我县共开发短期就业见习岗位362个,现已上岗168人;开发临时性专项岗位340个,现已上岗13人。
(3)公益性岗位
截至2022年12月,开发515个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17人。
4.高质量就业技能提升计划新技工培养人数。
配合六安技师学院在我县开展高质量就业技能提升计划新技工培养65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62.5%,按时完成了招生任务。
(四)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工作
2022年上级下达我县人社工作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51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1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截止12月31日,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813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59.41%;失业人员再就业269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56.1%;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9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278.4%,城镇登记失业率1.85%。
二、就业创业日常工作开展情况
(一)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推广“三业一岗”,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就业帮扶车间等各类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脱贫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今年省厅下达我县任务:脱贫劳动者务工总数57674人、就业帮扶车间保持23家、乡村公益性岗位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4190人。
截止12月31日,建设认定服装加工、农产品加工、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不同类型劳动密集型企业23家为就业帮扶车间,带动劳动者962人就业,其中脱贫劳动者277人,拨付就业帮扶车间脱贫劳动者补助68.58万元。
截止12月31日,开发4193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拨付乡村公益性岗位补助1100.85万元。
继续开展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2022年度培训2837名脱贫劳动者,其中2080人自主发展产业,拨付脱贫劳动者生活补助70.93万元。鼓励34名脱贫劳动者自主参加养老护理员、育婴员、保育员、家务服务员吴阳集卤菜等工种培训。
今年拨付2021年度跨省外出务工贫困劳动者交通补贴,共4086人204.3万元。
(二)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
2022年为高校毕业生出具以档案材料为依据的各种证明材料330份,接受高校毕业生等外来电话查询学籍档案和咨询就业有关情况5000余人次,新接收高校毕业生学籍档案7585人份,调出人事档案及人事关系1584人份,开具调档函137人份。
(三)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管理和服务工作
目前我县在岗基层特岗人106人,其中2022年上报补录30名,已全部办理社保及缴纳公积金。
(四)就业创业登记证发放工作
2022年度,累计办理《就业创业登记证》7861本。
(五)创业工作
2022年度开展创业培训两期共计309人,一期开展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两个班60人,二期开展GYB(产生你的企业)培训四个班159人,三期开展IYB(改善企业培训)培训一个班30人,四期开展 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两个班 60 人。
创业服务云平台认证服务商4家、创业企业注册59家、创业个人注册2396人、认证专家2人。
(六)破产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及退休工作
今年年初对今年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档案进行整理并向局里分两批申报预审1批次,共410人;截止12月31日办理破产和改制企业职工档案转移共计28人,其中按规定调出20人,调入8人。达到退休年龄申请办理退休人员合计368人(6人因档案或社保原因被退回),其中已正常退休348人,特殊工种10人,病退4人。
(七)就业补助专项资金收支情况
今年共筹集就业补助专项资金1878万元,其中:上级下达就业补助专项资金1618万元,县级配套260万元。截止12月31日,就业资金已支出总额1843.66万元,其中支出占比较大的分别是:就业见习补贴支出496.93万元,特岗人员补贴支出431.78万元,公益岗位补贴支出209.55万元,六类人员驾驶证培训补贴139.05万元,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122.63万元,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补贴112.32万元,劳动力资源摸底补贴支出72.12万元,求职创业补贴46.2万元,全市社保政策研讨培训费和鸿雁回归就业创业特训营43.69万元,流动人员档案数字化加工及配套采购项目预付款43万元,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补贴42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41.92万元,共占总支出的97.7%。
三、存在问题
(一)“鸿雁回归”数据质量有待提升。“鸿雁回归”就业创业工程平台采集的数据量大、劳动者就业变化快,乡镇(开发区)、村(社区)只有兼职人员负责更新数据,造成数据更新不及时、准确。
(二)劳动力资源方面。一是我县就业的劳动力主要是以外出转移就业为主,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就业,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的,除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外,在县内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寥寥无几。二是我县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不到10%。三是我县劳动力技能偏低,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仅15831人。
(三)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方面。一是我县劳动者外出求职途径基本上仍是传统的“亲帮亲、邻带邻”模式,劳动者县内就业基本上为照顾家庭就近就业,导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业务拓展较难,县人力资源市场开展的“2+N”招聘活动效果不够理想。二是临时性专项岗位和短期就业见习岗位时间太短,不能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