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县人社局认真履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责,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社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把稳就业保民生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第一位的工作,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人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较好完成了年度人社工作任务。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48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5100人的146.73%,城镇登记失业率4.05%,控制在4.5%以内,低于预期控制目标。就业服务持续优化。举办“2+N”、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退役军人就业启航等各类招聘会96场,共694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4.38万个,免费发放企业招聘信息手册和就业创业政策等各类宣传资料3.5万余份。就业见习规模继续扩大。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全县招募认定见习基地138家,其中2021年新认定15家,已开发就业见习岗位数643个,参加就业见习361人,完成市局下达目标任务数229人的157.64%;拨付就业见习资金724.07万元,其中通过就业专项资金直接代发见习人员生活补贴254.8万元,拨付见习基地申报见习补贴469.27万元。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完成315个公益岗位开发,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96人,完成市局下达任务数310人的101.61%,并要求用人单位严格按季度申报岗位及社保补贴,共发放岗位补贴、社保补贴325.21万元。大力推动技能培训工作。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1548人,拨付培训补助资金119.84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1300人的119.07%;开展技工大市技能培训工程新技工系统培养635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400人的158.75%。
(二)积极推动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开展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升脱贫劳动者就业技能,激发内生动力自主创业就业,共培训3998人,培训合格3993人,发放培训补贴267.63万元,超额完成350人的年度目标任务数。鼓励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鼓励我县建设认定的23家就业帮扶车间带动就业,共带动921人就业,其中脱贫劳动者246人。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总体稳定。坚持“按需设岗、以岗定员、岗需互选、人岗匹配”原则,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以“四不两直”暗访、数据比对、电话抽查等方式不定期开展督查检查,保障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稳定就业。开展结对帮扶加强劳务协作。与对口帮扶单位肥东县人社局制定结对帮扶清单,举办专场招聘会;组织劳务输出,与浙江省乐清市人社局、宁波市北仑区人社局等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帮助脱贫人口转移就业。落实好就业脱贫各类补助政策。发放外出务工贫困劳动者交通补贴4866人243.3万元,发放各类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者稳定就业一次性奖励147家70.29万元,发放16-65周岁脱贫劳动者公益岗位补贴4190人1412.88万元。
(三)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扩面参保效果显著。全县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8809人、收缴保费2.7996亿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38122人、收缴保费4.1992亿元,工伤保险44921人、收缴保费2109万元,失业保险35023人、收缴保费196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53.48万人、收缴保费2.12亿元,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108%,获得市人社局通报表扬。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为10588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5.65亿元,为18772 名企业已退休职工(不包含2021年12月份因未认证停发人员2303人)发放养老金5.83 亿元;做好2020年年底前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待遇补发金额1144.5万元、人均增资181.85元,为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待遇补发金额1471.52万元、人均增资121.9元。社保卡应用工作有序推进。全县累计发放社保卡155.88万张,发行第三代社保卡73250张,回收超期第二代社保卡21759张,建成社保卡“一站式”服务网点66家;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升级改造用卡环境,完成读卡器终端升级628台,实现绝大部分医院药店支持第三代社保卡刷卡使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企业退休人员和遗属补助人员使用社保卡领待29926人、使用率99.89%。积极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不断完善工伤认定程序,为加强工伤保险管理夯实基础,共受理工伤案例238件、死亡19件,认定工伤218件、死亡14件(视同工伤4件),不予认定工伤20件、死亡5件。城镇居民增收取得新突破。2021年我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61元,增速9.5%,超过全省平均增幅0.5%、全市平均增幅0.1%。
(四)人才人事工作扎实推进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选调工作稳步推进。2021年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14人,为县政府办、人大、统战部直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6人。配合教育系统招聘新任教师51人、特岗教师99人,选调城区小学教师70人;安置2018年服务期满特岗教师75人,安置定向培养乡村教师148人;配合卫健系统招聘公立医院周转池身份人员148人,安置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10人。招募2021届“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25人,安置2019届服务期满“三支一扶”人员15人。严格规范办理人员流动手续,为255人办理流动手续,其中平行流动173人,县内调出45人,县外调入37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评聘管理。拓宽专业技术人员发展渠道,办理专业技术职称首聘1598人次,办理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晋升1850人次。强化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为12400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学习。开展职称评审工作,推荐上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18人、高级专业技术资格370人、中级专业技术资格295人;经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评审,419人具备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直接认定276人具备初级专业技术资格。推荐6人为第四批六安市拔尖人才,推荐4人为第四批六安英才;推荐2人为第八批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推荐2人为第十三批后备人选;推荐3家企业申报第十二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表彰奖励工作扎实开展。对2020年度推进脱贫攻坚等7项重点工作的50个先进集体和149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以激励先进,激发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五)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劳动关系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指导,召开企业薪酬调查业务培训会,指导相关样本企业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工作,完成部级样本企业薪酬调查48家,省级样本企业薪酬调查41家;规范劳动用工备案实名制工作,为393家公司办理新增员工备案12857人,解除员工备案4602人,续签员工备案693人。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仲裁稳步开展。共受理并立案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04件,已处理结案104件,其中调解结案86件,裁决结案18件,结案率100%,调解率82.69%;加大基层组织调解和案前调解力度,积极促进案件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率达到80%;发挥“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功能,通过调解平台处理劳动争议调解10起,涉及金额15万元。根治欠薪工作成效明显。共接待农民工欠薪投诉905起,受理各级转办欠薪信访件、留言、热线712件,为6200余名劳动者追讨欠薪近9000万元;严格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收退程序,共收到408家施工单位缴存保证金8587.6万元,退还369家施工单位保证金4581.75万元;依法打击欠薪违法行为,集中公布3个重大劳动保障违法典型案件,将六安吴亿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个人)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依法立案调查用人单位35家,移送公安部门涉嫌犯罪案件8起,公安机关依法刑拘9人,检察机关公诉8件,法院判刑6人;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和根治欠薪夏季、冬季专项行动,检查工业企业140余家、在建工程50余处,有效规范了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推广应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信息化系统,制定《全县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信息化系统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县智慧监察指挥中心,目前共27个项目纳入系统监管。
(六)基金风险防控持续增强
(七)系统行风建设不断优化
深入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我局及时出台方案,制定清单,细化措施,针对群众眼里的“一件事”及提速办、简便办服务事项,编制办事指南,优化办事流程,推进“减证便民”,减少证明材料13项22个,更多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特殊情况上门办,10项“打包办”、25项“提速办”事项全部落地。打造全县“人社政务服务电子地图”。组织开展全县“人社政务服务电子地图”信息采集工作,采集审核县、乡、村三级250处人社办事网点纳入“电子地图”,实现“有名称、有图片、有地址、可定位”,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高效。加强人社队伍建设管理。抓好“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活动,以比促练,以练促学,以学促用;组织干部开展练兵比武活动,优选代表队和选手参加上级人社系统练兵比武技能大赛;挖掘先进典型,树立服务标杆,积极向市局推荐优秀窗口人员1人,大力宣传“人社服务标兵”,以先进激励后进,激发工作荣誉感和干事创业热情。加大窗口问题整治力度。组织开展“局长走流程”线上体验5次、线下窗口3次、暗访2次,深入基层窗口调研,体验办事流程,访谈服务对象,发现办事堵点难点,听取意见建议,强化问题整改;建立局领导带班巡查制度,工作日每天安排一名党组成员到服务窗口巡查督查,发现问题,现场制作交办单,督促整改,破解了“群众办事难、工作推进难”问题,狠刹了“庸、懒、散、浮、拖”等不良风气。
(八)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
今年以来,县人社局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党史等“四史”宣传教育。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定期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交流学习体会,以政治理论武装头脑、促进工作。认真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加强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以发生在身边的违法违纪典型案件为镜鉴,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警示党员干部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让党员干部在以案示警中受警醒明法纪,锲而不舍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主题党日活动作为教育监督党员干部的重要阵地,通过抓牢主题、抓好载体、抓实制度,让主题党日活动成为切实加强思想理论武装、锤炼党员、增强党性的重要载体。常抓不懈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局党组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定期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党员参加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