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娣委员:
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霍邱县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案《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议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锚定重点强根基,筑牢心育主阵地
(一)织密组织网络,构建“三级联动”体系
成立由教育局6名骨干成员组成的核心管理专班,将30个乡镇划分为6大片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并组建24人专家团队提供专业支撑。同时,推动全县学校实现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全覆盖,形成"县级统筹—片区督导—学校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确保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二)完善制度保障,强化顶层设计引领
2024年出台《霍邱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方案》,从课程建设、师资配备、危机干预等12个维度细化工作标准,为全县心理健康教育绘制“路线图”。
(三)夯实常规建设,夯实心育发展基石
1. 硬件升级:投入2245万元建成标准化心理咨询室,实现全县公办学校100%覆盖,配备沙盘、宣泄设备等专业设施,打造温暖安全的心理疏导空间。
2. 师资赋能:构建“专职引领+兼职覆盖”队伍,目前全县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281名。通过三年系统培训工程,累计开展专题研修50场,参训教师达3000人次。
3. 课程落地:中小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订好教学计划,每个班级至少保障两周上1课时心理健康课。结合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形式提升课堂实效。
4. 精准干预:创新实施“普测建档—分级预警—动态管理”机制,2024年完成91705名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对3级预警学生建立“一生一档”,实施“班主任+心理教师+家长”三方包保,干预成功率达92%。
二、直面难点破困局,织密心理防护网
(一)构建全域联动的心理问题处置体系
打造“班级委员预警—学校教师干预—县级专家支援—医疗专业转介”四级响应机制: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并开展专项培训,实现问题早发现;开通24小时县级心理援助热线,日均接听咨询20余次;建立与3家定点医院的绿色通道,确保严重个案及时救治。
(二)创新多维协同的危机干预模式
指导学校建立“五维一体”危机干预系统,通过“普测数据筛查、热线信箱反馈、学生骨干上报、班主任观察、心理教师研判”多渠道发现危机信号。2024年联合公安、卫健等部门开展应急演练8次,成功处置突发心理危机事件15起,形成联防联控的高效处置机制。
三、打造亮点树品牌,激活心育新动能
(一)线下活动多点开花,构建浸润式教育生态
1.家校共育:联合妇联开展“家校心桥”系列活动,举办家长讲座50余场,惠及1.2万名家长;组织心理健康体验活动“校园开放日”,增进家校沟通。
2.社会辐射:开展“5·25心理健康周”“11·25阳光成长月”主题活动,组织专家团队进社区、上街头开展义诊咨询,发放宣传手册3万余份。
3.部门联动:2025年4月,县关工委牵头,印发了《关于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校园欺凌、青少年防侵害三项关爱行动的通知》,明确县关工委、县教育局关工委、县卫健委关工委、县法院关工委、县公安局关工委、县司法局关工委、县直有关单位关工委、各乡镇关工委、各学校关工委的主要任务及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行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二)专业引领赋能成长,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开展心理健康优质课大赛、案例评选、沙盘督导等教研活动,形成“以赛促研、以研促教”的良性循环。2024年评选优秀课例68节、典型案例169个,培育市级骨干教师12名,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湛的专业队伍。
下一步,县教育局将以“三聚焦”开启新篇:聚焦督导检查,确保课程、经费、设施“三到位”;聚焦能力提升,实施心理健康教师“青苗培育计划”;聚焦全民心育,深化“守护心灵”志愿服务项目,让阳光心理教育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欢迎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或建议。
办复类别:B类
联 系 人:潘光华
联系电话:18063011022
霍邱县教育局
2025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