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高度重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霍邱县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要点>的通知》(霍乡振组办〔2023〕6号)精神,积极履行部门职能,充分发挥教育行业优势,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学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完善城区专业技术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激励机制,全面推进教育系统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现将教育系统2023年上半年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推进“县管校聘”改革。进一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开展中小学教职工人员编制动态调整,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结构。暑期计划安排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10%的教师进行交流轮岗,促进城乡教师资源合理配置。
二是优化盘活教师资源。2023年春学期选派“三区”人才支教教师35人次,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教师50人次,及时做好“三区”人才支教、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学期考核及“三区”人才支教经费发放工作。选调15名教师到乡镇高中任教,选调20名教师到城区初中任教、选调30名教师到城区小学任教。2023年我县新招聘补充乡村教师98名。落实2023届符合定编定岗条件的91名定向培养乡村教师的任教岗位和编制工作。按照国家援藏援疆部署,选派白莲乡中心学校教师徐军赴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支教,选派岔路镇中心小学教师徐艳、临淮岗镇中心学校教师付应山赴新疆皮山县支教。
三是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力度。实施教师“优师计划”“国培计划”,加大农村地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今年以来,开展教师专业技术公需科目培训8200余人次,新任教师岗前培训380余人次,高中教师远程培训1440人次,寒暑假教师网络研修培训17213人次。
四是深入落实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就业学费补偿政策。省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进行就业学费补偿,教育局充分利用好这项政策,向我县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广泛宣传,竭力做到不漏一人,应补尽补。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县申请就业学费71人,打卡发放补偿金额108.5286万元。今年6月份,教育局通过霍邱政府网、霍邱教育专题网等媒介途径,持续宣传、解读2023年省厅关于学费补偿文件,做到应知尽知,细致解答,将有温度地做实做细在我县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学费补偿工作,为我县留住更多地人才出一份力。
(二)加大职业学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
皖西经济技术学校、霍邱工业学校积极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开设作物生产技术专业,逐年增加招生及培训规模,不断提升在校生学历教育,加大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并配合农民丰收节、美丽乡村建设等,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以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技能培训为载体,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训力度,采取理论教学加实践培训模式,将课堂搬进田间地头,培训内容包括稻虾共作、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大棚蔬菜种植等农民急需的生产技术,提高学员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提升科学种养殖技能。今年截止现在,完成农业技术技能培训3851人,其中,皖西经济技术学校完成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1850人,创业意识培训65人;霍邱工业学校完成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1901人,完成“新徽菜•名徽厨”培训35人。
(三)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不断深化职业学校内涵建设,优化专业建设,细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实施校企共育、校企共建、校企共享、校企共赢的发展战略。立足霍邱钢铁产业、粮食种植、水产养殖、人力资源丰富的产业特点,积极探索“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乡村+农户”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有特色、有深度、可推广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加快构建适应产业升级需求、产教深度融合、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皖西经济技术学校和霍邱工业学校已安排320余名学生在雷利公司顶岗实习。皖西经济技术学校作为安徽省B类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与相关高校合作设立高职中专分校,在计算机应用、汽车制造与检修等招收五年一贯制专业学生,今秋具备了招生资质。一旦皖西经济技术学校通过安徽省A类普通中专学校实地评估,即可获得设置高职专业学院资格。霍邱工业学校与合肥七彩牛有限公司校企专业共建联合办学,共开设中餐烹饪西点西餐6个专业班,招收302名学生。今年5月,霍邱工业学校申报了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围绕如何抓好涉农专业建设和开展农民培训两大主体,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步伐。
(四)完善城区专业技术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激励机制
对长期服务乡村的在职专业技术人才,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根据《安徽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皖教师〔2020〕7号)精神,申报正高级教师和高级教师职称的城镇教师须具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支教)一年以上的经历。教育局2023年春学期安排50名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作为教师申报正高级、高级职称的条件之一。
二、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一是强化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加大对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支持力度,统筹分配培训项目,避免实训场地和师资队伍重复建设,提高培训资源利用率。
二是对职业学校社会培训工作给与具体政策指导,解决培训资金到位与培训项目启动不同步问题;学校内从事社会培训工作人员无法兼顾校内教学工作,从而影响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应出台政策,将社会培训工作与校内教学工作列为同等地位。
三是职业学校社会层面技能培训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加大对学员产业技能重要性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加实践环节培训的教学课时,并不断优化调整培训工种和课程资源,改善培训教学方式,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参训学员接受。
四是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建设尚需进一步深入细化,涉农师资尚需优化。多年来,报考涉农专业的学生甚少,涉农专业建设几乎停滞不前,在智慧农业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需要加大对学校涉农专业建设的软硬件投入,并开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等方面的师资培训或招聘。
五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校一头热现象亟待解决。受传统观念和学生报考志愿影响,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仍然局限于向发达大城市、工业企业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流向大城市的趋势仍然较为明显,迫使学校在传统专业、工种、课程及培养模式等方面很难向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上转变。需加大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力度,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高度契合,更好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
六是乡村教育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名优教师规模不足;师资分布不合理、专业技术高级岗位严重不足,影响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需进一步加大名优教师培养力度,相关部门增加高级岗位设置比例。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皖西经济技术学校提前谋划新校园培训资源利用。与旅游服务部、学前教育部等专业教学部合作,开展家政、育婴师、厨师等特色培训。加强与主管部门协调沟通,争取新的培训项目,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退役士兵培训,员工技能提升培训。保证每年培训人数不低于5000人,达到安徽省A类中等专业学校标准。
二是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县教育局结合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管理办法,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于8月底完成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10%的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盘活有限教师资源,进一步激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活力。
三是继续抓好乡村教育人才培育工作。抓住肥东县与我县结对帮扶、上海市金山区与霍邱县对口合作良好机会,借助两地优质教育资源,加大我县名优教师培养力度。发挥好乡村首席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动员、鼓励更多更优秀名师申报成立工作室,扩大名师工作室的规模和影响力。组织开展好省、市级拔尖人才及学术技术带头人的申报评选、中小学特级教师和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工作。
四是继续完善教育人才引进通道。引进高校优秀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预设职业类学校专业技能人才专项经费,吸引能工巧将投身我县职教事业,密切校企联动,促进我县职业学校金牌专业和职教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吸引我县成功人士返乡兴业、创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为推进我县乡村振兴赋能助力。
霍邱县教育局
2023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