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在霍邱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霍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一地一区一极”战略定位和“53333”发展思路,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加快富民强县、跨越赶超步伐,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亿元、增长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亿元、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亿元、增长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870元和18675元,分别增长4.3%、7%。
(一)突出高质高效,产业发展稳中向好。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预计全县粮食生产面积454万亩、粮食总产量183万吨。再生稻生产面积68万亩,荣获“全国再生稻种植第一大县”桂冠,在全国再生稻现场会观摩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稻虾综合种养面积90万亩,小龙虾年产量突破10万吨、产值85亿元以上,“霍稻虾”荣获第七届渔业科技博览会产品金奖。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7万亩。11.8万吨高大平房仓建成投运,4万吨浅圆仓开工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优势,再生稻、朗德鹅、稻虾和蔬果4个科技特派团与企业对接47次,引进新品种6个、新技术5个、新装备1个、新模式2个。建设育秧中心60家。全县农机总动力达206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以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1家,累计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53家。新建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新认证绿色食品15个、有机农产品11个。“霍邱鹅肥肝”知名度快速提升。芡实、甲鱼、黄鳝等特色产业霸屏央视媒体24分钟。“霍邱莲藕”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印发《关于建立霍邱县推进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工作机制的通知》,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选准主攻方向、细分产业赛道,不断推动主导产业提质扩量增效。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8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申报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10家企业被认定为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预计铁基新材料产业、先进制造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分别实现产值263亿元、14亿元、43.3亿元。星翔PC钢棒、蒙力冷轧带肋钢筋等项目开工建设,金安矿业超纯铁精粉、永迈建材、锂神新能源等项目建成投产。铁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在全省2023年度材料类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成效评估中荣获第4名。服务业发展活力显著。先后组织开展“徽动消费 乐享蓼城”新能源汽车补贴、餐饮零售及文旅消费券等活动,发放消费券390万元。董巧莉“农产品直播电商打造绿色农业”农村电商案例入选省优秀案例名单。评定“淮畔人家”旅游民宿3家、三星级农家乐3家。网络零售额突破9亿元、增长42%。成功争创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
(二)突出品质优先,城乡面貌逐步改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实施城区续建项目1个、新建项目2个,年度完成投资7.6亿元。新蓼大道、玉泉路等10条市政道路竣工通车,蓼中路、蓼花路等8条道路加快建设。完成12.32公里绿道建设。新建及改造城区污水管网8公里,完成光明大道、城隍庙大街等6条道路73.9公里管道检测。完成棚户区改造1420套。新增停车位1300个、充电桩240个、口袋公园2处。淮安新园农贸市场投入运营,临淮水厂、望塔农贸市场主体完工,城南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项目加快实施,完成2个老旧小区改造和37条背街小巷整治。红军广场、双湖西路、麻纺厂等停车场投入运营。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持续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文明交通、环卫周明检等专项整治行动,城区环境卫生明显提升。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监测帮扶,消除风险监测户174户521人,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455户1388人。脱贫户(监测户)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衔接资金4.6亿元。实施以工代赈专项资金项目2个、基础设施领域及重点工程采用以工代赈方式项目10个,累计发放劳务报酬近4亿元,带动务工群众就业1万余人。创新项目资产管理“345”工作法,并在全国帮扶产业发展暨项目资产管理工作推进会上进行经验交流发言。持续整治人居环境,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4万吨、无功能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实施改厕1万户。2023年度25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全面建设完成,2024年度24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开工建设。坎山村入选安徽省100个和美乡村建设典型案例。绿色发展稳步推进。印发《霍邱县2024年节能和减煤工作要点》,对14家重点用能单位能耗进行月调度。大力发展分布式屋顶光伏,县域分布式光伏并网8113户、29.096万千瓦。新认定国家、省、市级绿色工厂各1家。成功创建省级绿美乡镇1个、绿美乡村2个。编制西山林场碳汇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监测方案,完成碳汇造林522亩、森林质量提升1300亩、中幼林抚育9721亩。预计可完成市下达年度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任务。
(三)突出有效投资,项目建设持续发力。项目推进有力有序。紧盯投资“赛马”激励机制指挥棒,坚持县领导重点项目双周调度机制,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列入省重点项目11个,完成投资59亿元;列入市重点项目83个,完成投资100亿元。汲东干渠除险加固与现代化改造、邵岗电灌站等项目竣工投用,龙马水厂改扩建基本建成,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等项目加快实施,项目建设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进一步增强。合霍阜高速建成通车,S20长固高速、G328一级公路开工建设,霍邱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荣获全国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称号,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争资争项再获突破。聚焦增发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及“两重”“两新”等5大关键领域,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全年共争取项目12个、投资金额26.81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4.66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07亿元,发行专项债券资金19.08亿元,居全市第一。谋划重点项目69个,总投资220.7亿元。“双招双引”持续发力。紧盯主导产业细分领域、产业链核心环节,深入实施强链补链行动,采取“园区+驻外联络处”方式,先后在合肥、北京、深圳等地召开招商推介会。大力发展“回归经济”,招引一批在外成功人士返乡投资创业。成功引进立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亿元以上项目36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
(四)突出改革创新,示范引领提标扩能。为企服务做实做细。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完成23类县级电子证照实时制证、1095个政务服务事项“全省一单”工作。实现30个政务服务事项办事“免提交”。新增市场主体1.05万家、增长12.57%。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等21项一件事上线运行,累计办件1200件。紧盯企业办事创业痛点堵点,强化企业用工保障,开展“2+N”招聘会112场,服务企业2333户次,达成意向1330人次。聚焦重点领域及特色产业发展,强化“鹅业贷”“订单贷”等金融产品创新和推广,累计办理“鹅业贷”8636万元、“订单贷”3000万元,助力鹅产业发展。积极落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兑付资金5300万元,惠及企业211家。常态化开展“千名干部联万企”活动,走访企业1.5万余次,累计解决各类市场主体反映诉求818个。园区建设成果显著。完成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剥离,实现瘦身强体、减负赋能。园区新增“四上”企业8家,其中,新增规上工业6家。预计实现经营收入379.1亿元、增长4%,规上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增长2.9%,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税收收入22.1亿元。以“标准地”方式出让土地8宗538亩,占新增产业用地的100%,实现项目落地即开工。全国首个采用“政府主建、邮政主营”运作模式的长集冷链集配中心正式投入运营。长三角产业转移承接科创园基本建成,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与上海对口合作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建设。霍邱经济开发区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顺利通过验收。对口合作更加紧密。深化与上海市金山区对口合作,印发《2024年霍邱县与上海市金山区对口合作工作要点》,经济开发区与金山区张堰工业园区签订《园区合作共建协议》。新签约亿元以上长三角地区项目12个、总投资32.46亿元。麻黄鸡(上海)运营中心、霍邱名优农产品上海物流配送中心建成运营,设立“霍邱鹅肥肝”上海直营店。徽莲公司挂牌成为上海蔬菜集团主供应基地,恒康肉类成为上海西郊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授牌的第一家上海肉类主供应基地,牧翔禽业与上海谷田稻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日供上海鸡蛋200万枚、麻黄鸡4000只。3个品类、9家企业入选上海市消费帮扶“百县百品”名单。持续推进合六同城化发展。制定《2024年合肥市与霍邱县结对合作重点事项》,围绕产业场景应用与合肥市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金安矿业与龙磁科技签订9系永磁铁氧体超纯铁精粉预烧料合作协议。新签约合肥地区项目4个、总投资10.42亿元。与安徽新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肥产投国正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投资基金。选派医疗业务骨干赴合肥市知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五)突出暖心惠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民生保障坚强有力。深入实施50项民生实事,民生领域财政支出68.1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7.9%。新增城镇就业5612人。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开展2024年“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12次,达成就业意向129人。实施“鸿雁工程”,吸引返乡就业、创业2818人,回归企业39家,投资16亿元。实施“数据找人计划”,社保覆盖面进一步得到提升。累计新增城乡低保对象4248人、特困人员466人,保障城乡低保对象4.507万户5.83万人、特困人员1.28万人。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1348户,对乌龙镇、夏店镇、扈胡镇、彭塔镇特困供养机构实施能力提升。“爱与童伴 光育蓼花”心理健康关爱活动荣获全省优秀案例遴选第三名。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碧桂园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幼儿学位630个,完成城关一小大同路校区、师范附小等改扩建工程,新增城区义务教育学位1640个。投入1.02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提升教学能力。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17名,张华健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胡志坤等7名教师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教师。高考本科录取3864人,3人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县一院新院区加快建设,县二院新院区全面建成并部分投入使用。县一院与安医大第二附属医院合作共建区域(专科)医疗中心荣获全省第四批次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持续加强与上海高水平大型医院合作共建,运用好方邦江、李鹤成等名医工作室,提升诊疗服务水平。巩固完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县域内就诊率达62.3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持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246946人,签约覆盖率达91.39%。全面推进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免费体检,对近20万老年人完成一次健康体检。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完成送戏演出443场,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5775场。建成城市阅读空间2个,成功举办荷花节、西瓜节等节庆活动和全民健身篮球赛、庆三八巾帼趣味运动会等体育赛事。我县代表队在市第六届运动会取得18金11银31铜优异成绩。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七个专项行动”,PM2.5、PM10浓度分别为38微克/立方米、5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占比80.3%。水环境治理持续推进。城西湖入湖河流生态强化湿地项目二期竣工验收,城东湖二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修复二期加快实施。6个国考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标。强化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完成18条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全面完成19个建制村生活污水治理和11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芙蓉山、奶庙山废矿治理项目,制定铁矿采选尾砂和机制砂压滤污泥综合利用规划,强化监管,矿区尾砂得到有效管控。深入开展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科学施肥增效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范固体废弃物处置,化肥利用率达43.2%以上,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5.8%、94.3%,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膜回收率分别达83%、84%。
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上述成绩实属不易,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县发展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低于预期,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居民收入增长较慢,消费能力和意愿不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招商引资难度增大,缺少大企业、大项目支撑,部分领域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短板较多。对此,我们将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霍邱跨越赶超发展的奋进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建议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5%以上;
——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增长3.7%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
——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位次靠前。
为实现上述目标,将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升改革创新能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厚植营商环境沃土。常态化开展“千名干部联万企”行动,运用“一类问题”转化机制,推动企业诉求“一口”收办、“一线直达”。持续推进惠企政策“四网融合”,打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闭塞环节。强化部门协同机制,精简项目审批环节,对高频审批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细化,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实现更多审批事项“掌上办、网上办”。推动30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全部上线运行。认真落实2025年“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扎实推进为企服务,进一步做好资金、用地、用工等要素保障工作,定期梳理企业要素需求,开展要素对接活动,助力企业发展。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深化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落实,开展本地配套工作,分类组织产销对接会、场景应用对接会,鼓励本地企业间开展产需对接。开创“双招双引”新局。聚焦“三大主导产业”,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持续稳链、固链、强链、补链,大力推进应用场景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不断提升招商服务水平,推进线索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促纳统、投产项目促入规。加大对返乡创业成功典型宣传,发挥商协会商缘广、信息灵等优势,多方宣传家乡各类回归信息,积极邀请合作关联企业回乡考察创业。力争全年新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0个。共筑合作发展高地。深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提出的各项政策落实落地,紧紧抓住与金山区对口合作机遇,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以产业合作、基本公共服务提质等方面为重点,深入谋划年度重点合作事项,将产业合作、基本公共服务提质作为合作重点,做到合作项目化、对接具体化,将对口合作向纵深不断推进。深入推进与合肥市结对合作,谋划落实2025年重点合作事项,持续推深做实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加快融入合肥市产业链,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产业、智能家电配套产业,加强与合肥高新区对接积极争取引荐项目,为合肥市产业做好延链补链;持续深化农贸合作,完成供肥蔬菜、生猪任务,推动霍邱县特色农产品、预制菜等进入合肥市场。
(二)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提高高质量发展实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扛稳耕地保护责任,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稳定粮食生产面积454万亩,粮食总产183万吨以上,确保粮食生产全省第一位次。实施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新建提升20个农机服务中心,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发挥科技特派团组团式帮扶优势,重点解决我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推进良种繁育,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推动友喜食品、泽钜农业等本土优秀企业与盒马公司、山海公司等企业合作,提升加工能力。力争新增3个省级龙头企业,新认证绿色食品10个、有机农产品4个,绿色农产品加工实现产值45亿元以上。全力壮大先进制造业。以经济开发区铁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引导六安钢铁实现产品结构升级,加强中高端钢材研发生产。力促永迈建材、鑫亮源科技、众联金属等企业达产入规,蒙力冷轧带肋钢筋、星翔PC钢棒等项目建成投产,机械板材深加工及氢能叉车研发生产、中厚板热处理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铁基新材料产业园建设。以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力促中志科技、宏佳食品等项目投产达效,智行高创、迈威科技、东莞承言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示范园项目建设进度,力促立讯一期项目尽快达产达效。以长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发挥绿色食品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招引优质项目落地,做好“接二连三”文章。加快推动蒸谷米等项目建成投产。着力提升服务业。组织企业参加“徽动全球 万企出海”活动,鼓励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国际知名展会,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际新市场。开展跨境电商专题培训,发挥各级外贸促进政策作用,加大对跨境电商平台等企业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推进全县跨境电商发展。持续开展“徽动消费 乐享蓼城”、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活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活跃消费市场。用足用好房地产增量政策,严格落实“四个取消、四个降低”,运用融资“白名单”政策,助力企业获得融资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启动《霍邱县淮河水乡生态旅游区课题研究》编制工作,加快推进水门塘开发、淮畔荷乡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积极推进“少间·烟泊渡”“学耕蔬院”等重点旅游民宿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打卡地。
(三)狠抓项目投资质效,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开创争资争项新局面。紧盯2025年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资金争取工作,认真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密切关注国家关于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的政策动态,及时获取政策解读与项目申报信息,确保地方谋划项目精准符合政策要求与支持方向。协助项目单位做好前期工作,积极跑市进省向上争资争项,力争在国债、中央预算等上级资金补助获得更多份额。培育项目谋储新优势。用足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合肥都市圈和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政策红利,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及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支持的投向,谋划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城区排水管网综合整治、城市燃气管道更新改造等一批补短板、强弱项的城市更新、基础设施能力提升项目,重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霍邱县周集港智慧粮食仓储设施、霍邱县城区排水管网综合整治工程等35个项目。跑出项目推进新速度。实施亿元项目78个以上,其中新开工项目20个以上。围绕政府投资计划、社会投资计划、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清单等,分类调度项目进展及存在问题,保障项目按计划推进。加大对重点项目调度和服务力度,督促汉星储能电站、刘寺铁矿等项目加快实物工程量进度;做好吴集铁矿、金日晟铁矿等技改项目的前期服务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开工;对S20、G328等基础设施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四)提高城乡发展水平,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建材市场、阳光名苑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11个专项整治行动。加快推进市政道路基础设施提升PPP项目建设,推动望塔农贸市场等项目建成投运。组织实施已批准的14个片区(霍邱县体育场片区、县一院片区、党校片区、合肥高新区霍邱产业园十里片区、塘店片区、城区工业园片区、物流园片区、柳郢子片区、八里棚片区、袁家塘片区、冯井镇颗粒产业园片区、长集农业产业园顺业片区、省道S325路以西兴业路以北片区、彭店片区)土地征收和开发建设工作;同时在城镇25个片区(霍邱县礼堂片区、霍邱县五里墩片区、霍邱县中医院片区、霍邱县碧桂园东片区、霍邱县一中片区、霍邱县育英片区、霍邱县一中城南分校片区、霍邱县汽车站片区、霍邱县智慧城片区、霍邱县十二连塘片区、霍邱县农机校片区、霍邱县五岳片区、霍邱县文庙片区、霍邱县西湖山庄南片区、霍邱县淮安新园片区、霍邱县东关粮站片区、霍邱县老四中片区、合肥高新区霍邱产业园小塘片区、合肥高新区霍邱产业园盛塘片区、霍邱县铁基新材料产业园一期片区、霍邱县庙山片区、霍邱县环山片区、霍邱县杭庙片区、马店镇轧花厂片区、冯井镇中军楼片区)中选择条件成熟的片区编报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和实施。完成30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查工作。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改厕1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加快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进度,力促5大供水分区完成建设。建成24个和美乡村中心村和2个精品示范村。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县乡公路20.5公里、养护公路188公里,积极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动态监测和帮扶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源头管控,纵深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七个专项行动”,确保空气质量持续优良。加快推进城东湖二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修复二期项目建设,推进东西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深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和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环境监测。积极推进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补齐污水收集处理短板。扎实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推动西山林场森林碳汇试点建设,完成营造林年度任务。抓好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化改造,加大绿色工厂创建力度,强化节能降耗监察管理。认真做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改到位、改到底、不反弹。
(五)提升民生保障品质,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均衡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整合25所乡村小规模学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城南九年一贯制和王截流乡、城西湖乡迁建学校建设。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支持中职学校建设,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以一院新院区建成使用为契机,整合县域医疗资源,提高肿瘤、心脑血管等薄弱专科诊疗能力。抢抓与安医二附院合作共建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的机遇,加快补齐重点学科建设短板,不断提高疑难杂症诊治水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大力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持续推进“2+N”招聘活动,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做好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再就业工作。对在外霍邱籍人员精准划分,多渠道定向推送家乡的变化、就业创业政策、生活优势以及乡土人情,激发在外霍邱人返乡意愿,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250人。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养老服务能力,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村级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幸福院建设。
同时,认真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力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重大工程顺利完成。围绕“十五五”时期需要集中力量解决的大事、急事、难事,科学谋划重大工程项目,力争将我县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十五五”规划。持续深化重大问题研究,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各位代表,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树立敢为人先的进取意识,发扬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强化埋头实干的拼搏韧劲,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谱写现代化幸福美好霍邱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