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定执行的基本情况
该通知于2024年3月1日印发,旨在解决政策解读范围模糊、主体不明、形式单一等问题。文件明确要求:
解读范围:覆盖县政府及部门制发的规范性文件、重大公共利益文件;
责任主体:严格遵循“谁起草、谁解读”原则;
程序规范:推行政策文件、解读报备单、解读材料“三同步”机制;
创新形式:鼓励采用图文、视频、案例等多形式解读;
时效要求:文件发布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3日内配套解读材料。
截至目前,文件已实施1年8个月,解读政策30余篇。
二、规定执行的效益分析
正向效益:流程标准化:通过附件模板(报备单、解读模板)统一操作规范,减少随意性;质量提升:要求解读背景、创新举措等实质性内容,避免形式化;传播优化:强制关联文件与解读材料,增强政策可及性。
潜在效益:考核机制和优秀解读评选有效激励部门提升解读质量;多元化解读形式提高了公众理解度。
三、社会公众的评价意见
截至目前,社会公众普遍反馈较好,部分群众反馈视频解读等其他形式解读较少。
四、规定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 基层执行能力不足:乡镇/开发区需自主参照执行,但未明确资源支持。 建议增设县级培训机制,定期组织解读技能培训;建立乡镇解读案例库供参考。2. 监督机制待强化:考核仅纳入政务公开,未明确未达标的问责措施。建议细化奖惩细则,如定期通报、限期整改。3. 公众参与缺位:解读以单向输出为主,未要求收集或回应公众疑问。建议开通线上咨询渠道。
五、评估结果
该政策解读机制运行成熟高效,达成核心目标:规范性:流程标准化杜绝了“无解读文件”;实效性:多形式解读提升政策可读性;可持续性:30余篇解读体量证明常态化机制已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