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困难残疾人医疗康复状况,着力提高困难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根据《关于印发2020年<贫困残疾人康复实施办法>的通知》(皖残联〔2020〕1号)、《六安市“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六政〔2017〕32号)和《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六政秘〔2018〕410号)的部署,制定本办法。
一、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
(一)目标任务
2020年,为全市9747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提供药费补助。其中:省级补助6658名,市级补助3089名。补助经费专项用于精神残疾人治疗精神疾病的药费补助,提倡使用治疗精神疾病的第二代药物。
(二)补助标准
补助对象每人每年1000元,其中:省级目标任务所需经费由省级财政与各县区财政按8:2分担;市级目标任务所需经费由市级财政与各县区财政按8:2分担。补助资金,分别由省、市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拨付至各县区财政部门。
县级残联负责审核、统计汇总补助对象基本情况,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复核后,由同级财政部门负责将补助资金打卡发放至补助对象在金融机构开设的银行账户,并标识“残补”或“精补”。
(三)项目管理
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实行动态管理。补助对象基础信息和补助情况应及时录入“残疾人精准康复系统”和“六安市民生工程信息管理平台”,县区残联负责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及有关报送工作。
县级残联须对上一年度受助对象进行年审,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调整。
新增补助对象本人或其监护人要向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残联提出申请,填写《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审批表》,同时出具以下证明材料:
1.精神残疾类别残疾人证;
2.精神病门诊或住院治疗病历等证明材料。
其中:市级扩面救助人员为贫困重度精神残疾人,享受补助项目人员需提供二级及以上精神残疾类别残疾人证、精神病门诊或住院治疗病历等证明材料、低保证或乡镇(街道)出具的困难证明。
对个别有肇事肇祸倾向或行为、影响社会安定,经医院鉴定后确系贫困精神障碍患者而本人不愿意办理残疾人证的,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监护人申请、乡镇(街道)及以上残联审核,应予纳入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范围,其相关申请、审批证明等资料应专项收集管理。
(四)实施要求
1.各县区残联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坚持制度衔接,接受社会监督,使真正困难的精神残疾人得到药费补助。应结合各地实际,优先将录入公安机关全国重性精神病人信息管理系统的贫困精神残疾人纳入补助范围,并实现全覆盖。
2.各县区残联和财政部门要用好、管好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对弄虚作假、违反资金使用规定或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单位及个人,将追究责任。各级公安、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充分发挥本部门职能,协助项目的实施,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得到救助。
3.各县区残联等相关部门要重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切实提高项目实施知晓率、满意度。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党和政府对广大精神残疾人的关爱,宣传典型受助对象医治康复事例,动员社会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努力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一)目标任务
2020年,为874名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救助;为124名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或其他辅具提供救助。
(二)补助标准
1.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5000元,训练时间不少于10个月。所需经费由省、市、县分担:省级财政补助每人每年7200元,市级财政补助每人每年4800元,县区财政补助每人每年3000元。
2. 视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补助标准为1000元,康复训练时间不少于2个月。
3.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每人补助5000元,适配辅具每人补助1500元,包含产品(材料)购置、评估、制作、服务费等。所需经费由省级财政统筹安排。
(三)资金拨付
1.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训练、适配假肢矫形器和其他辅具等项目经费,由市财政按照各县区承担的任务数及补助标准,结合省级财政分担情况,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方式拨付至各县区财政部门。
2.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经费原则上应待项目完成后,由各地残联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按规定程序予以支付。为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缓解机构运营困难,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残疾儿童康复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下,采取项目初期预拨,项目结束验收后视情调整结算的方式拨付资金。
3.在定点医疗康复机构进行康复的,医疗和康复训练费用符合当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项目的应由医疗保险报销,以补充康复训练经费不足部分。
4.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可统筹用于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矫形器和辅具适配等。各县区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残疾儿童在训期间的生活补贴,以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
(四)项目管理
1.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实行动态监管。救助对象基础信息和康复情况应及时录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和“六安市民生工程信息管理平台”,县级残联负责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及有关报送工作。
2.各县区残联要会同民政、卫生健康、教育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监管;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优先纳入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建立定期检查、综合评估机制,规范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
在确定机构和转介安置工作中,各县区残联应按照省财政厅、省残联《关于开展政府购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等服务的通知》(皖残联〔2014〕52号)文件精神,并尊重残疾儿童家庭的意愿,方便其根据工作和生活需要选择符合条件的定点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3.各县区残联要与定点机构签订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加强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综合监督,促进服务质量改善,加强风险防控;督促机构根据《关于加强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管理和精准康复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皖康复办〔2017〕6号)等文件提出的要求和康复训练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对救助对象严格按规范开展康复训练。
4.确保残疾儿童真实在训,严禁名下无人、空占救助名额套取项目资金。残疾儿童因病(事)终止康复训练7个工作日以上,定点康复机构应及时向属地残联备案;救助对象无故中途终止康复训练或无故半个月未归者,即视为自动放弃,机构应在事发后10个工作日内通报其户籍所在市残联及时查询或安排替补。
5.定点机构须与每位在训儿童监护人签订康复安置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确保在训儿童训练时间、训练质量、训练效果。
6.各县区残联要按照《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皖康复办〔2016〕10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六市残联〔2017〕22号),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检查;按照《关于规范全省残疾儿童康复档案使用管理的通知》(皖康复办〔2017〕12号)要求,规范机构档案管理。
7.残疾儿童辅具适配、假肢矫形器制作,由各县区残联按照项目要求按时完成,并做好《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项目申请审批表》、《辅具评估表》及《矫形器处方表》档案收集工作。
8.相关部门以适当方式公示受助对象基本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康复民生工程是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落实中的重点工作,各县区要按照《六安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六政办秘〔2017〕18号)文件要求,结合康复民生工程管理,进一步提高精准调度和科学监督水平,根据省残联年度对各市残疾人康复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安排,经市委督查考核办公室批准,市残联今年继续采取第三方评价形式对各县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开展绩效评价。
本办法由市残联、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附件:1.2020年度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任务分配表
2.2020年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任务分配表
3.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审批表
4.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汇总表
5.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安置(转送)考核表
附件1
2020年度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任务分配表
地 区 |
省级补助任务(人) |
市级补助任务(人) |
合计 |
霍邱县 |
1884 |
858 |
2742 |
金寨县 |
775 |
360 |
1135 |
霍山县 |
419 |
191 |
610 |
舒城县 |
1152 |
526 |
1678 |
金安区 |
965 |
445 |
1410 |
裕安区 |
1164 |
545 |
1709 |
叶集区 |
256 |
144 |
400 |
开发区 |
43 |
20 |
63 |
合计 |
6658 |
3089 |
9747 |
附件2
2020年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任务分配表
单位:人
地 区 |
残疾儿童康复训练 |
适配假肢矫形器 |
适配辅助器具 |
合 计 |
霍邱县 |
193 |
18 |
16 |
227 |
金寨县 |
87 |
8 |
7 |
102 |
霍山县 |
63 |
4 |
4 |
71 |
舒城县 |
123 |
11 |
10 |
144 |
金安区 |
193 |
10 |
8 |
211 |
裕安区 |
156 |
12 |
10 |
178 |
叶集区 |
49 |
2 |
2 |
53 |
开发区 |
10 |
1 |
1 |
12 |
合计 |
874 |
66 |
58 |
998 |
附件3
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审批表
______县(市、区)______乡镇(街道)______村(社区)
姓名 |
性别 |
残疾证号 |
|||||
经济状况 |
□1.低保户 □2.家庭经济困难 |
||||||
医保情况 |
□ 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2.民政医疗救助 □3. 其他医疗保险 □4.无医疗保险 |
||||||
银行帐号或一卡通号 |
开户行: 帐号: |
||||||
监护人姓名 |
与患者关系 |
联系电话 |
|||||
监护人 承诺 |
一、保证药费补助金按规定使用; 二、监护病情,督促病人按时服药、体检和复查; 三、自觉履行监护职责,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监护人签名: 年 月 日 |
||||||
乡镇(街道) 残联意见 |
审核人:公章 年 月 日 |
||||||
县(市、区)残联审批 意见 |
审核人:公章 年 月 日 |
注:本表由县(市、区)残联存档。
附件4
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汇总表
______县(市、区)______乡镇(街道) 年 月 日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残疾证号 |
监护人 姓名 |
家庭住址 |
联系电话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附件5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安置(转送)考核表
______市______县(市、区)______乡镇(街道)______村(社区)
儿童姓名 |
性别 |
残疾类别 |
||||||
残疾人证或身份证号 |
||||||||
家长(监护人)姓名 |
身份证号 |
|||||||
联系电话 |
||||||||
安置申请 |
申请前(转)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点机构接受训练。 申请人(监护人)签字: 年 月 日 |
|||||||
儿童户籍地 市或县级残联意见 |
同意转送安置。 签字(公章) 年 月 日 |
|||||||
计划康复 起止日期 |
年 月至 年 月 |
|||||||
实际康复 训练时间 |
年 月 至 年 月 |
康复效果 机构自评 |
□显效 □有效 □一般 |
|||||
机构意见 |
定点机构(签章) 年 月 日 |
|||||||
机构所在地残联组织专家考核评估意见 |
签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