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解读材料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经信局 发布时间:2019-09-19 19:37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起草背景 

  2015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建设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重大决策部署。几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积极探索,创新推进24个基地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根据统计,基地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9.5个百分点。同时,一系列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成为我省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特色做法,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在基地建设引领带动下,2018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4%。为进一步提升基地发展质量,推进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省政府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皖政﹝2019﹞30号)。 

  二、总体考虑 

  (一)紧扣目标要求。《若干措施》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财经委第一次会议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提升产业链水平、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目标来谋划制定。 

  (二)坚持问题导向。在全面梳理各方面问题的基础上,《若干措施》主要针对基地规模不大、配套不强、发展分化、后劲不足等突出矛盾,针对性提出相关措施。 

  (三)注重务实管用。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提出的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相关要求,提出的具体措施力求可操作、能落地、真管用,同时对文字篇幅进行了精简压缩。 

  三、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分为8个方面共20条措施。 

  (一)加强统筹谋划。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各设区市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研究制定《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新三年(2019—2021年)建设规划》。二是突出产业集聚。三是推进科学管理,全面推进基地建设“五个一”工作机制。 

  (二)提升产业链水平。一是对接科创资源,支持基地对接多源多点创新资源,推行“创新成果+开发园区+产业基金+‘三重一创’政策”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四融”模式。二是对接重大战略,积极衔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三是引导战略方向。率先在智能家电、新型显示、芯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三)完善支持政策。一是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将“三重一创”支持政策中新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类项目门槛由一般项目5亿元、产品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项目2亿元,全部降低为1亿元。二是充实“一事一议”政策内容,拓展到实际总投资20亿元及以上,引领发展方向、具有先发优势、填补省内空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类项目,以及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和产业公共服务项目。三是强化基金保障,增加“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服务基地建设的考核权重,基金每年投资基地项目的比例不低于60%。 

  (四)完善评估机制。一是优化评估内容,突出分类指导,体现差异特色,将年度统一评估指标调整为“共性+个性”指标。二是划定评估底线。凡年度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且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的等3类基地年度评估认定为不合格。 

  (五)实行动态管理。一是建立退出机制,对年度评估连续处于后位的基地,实行淘汰制度。通过减少资金支持、约谈所在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直至予以摘牌。二是支持升级扩容,成熟一个、认定一个。年内将启动新一轮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评审认定工作。三是鼓励融合创新,支持基地跟踪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不断丰富发展内涵。 

  (六)创新工作方式。一是实施竞赛计划,年度评估得分80份及以上的基地中,奖励资金择优上浮10%。二是搭建交流平台。支持基地牵头成立省级以上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组织。 

  (七)加强管理监测。一是强化协调调度,适当提高基地建设相关指标在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的权重。二是完善监测体系,适时调整完善基地高质量建设统计体系。 

  (八)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强省市协同,及时协调解决基地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二是健全服务体系,建立专业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鼓励基地组建选聘高水平运营团队,持续优化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发展氛围。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