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布《霍邱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霍邱县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0-12-16 11:39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现将《霍邱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一、征询意见和建议的起止时间:2020年12月16日至2021年1月31日。

二、提出方式:

1.电子邮件发送至wangjing97@126.com ,请注明“十四五”规划建议;

2.信件邮寄至霍邱县教育局911室,邮编:237400),来信请注明“十四五”规划建议。

联系人:黎志,联系电话:0564-6080408。

附件:《霍邱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霍邱县教育局

2020年12月16日

霍邱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一、规划背景

㈠教育现状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21所,在校生192313人。学前教育:125所(67所民办),在园幼儿31450人;义务教育:281所,在校生132868人。其中,初中79所(39所九年制、22所民办),在校生47398人;小学201所(26所民办、另107所教学点),在校生84691人;特校1所,在校生631人(另148人随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15所,在校生28143人。其中,普高11所(省示范2所、市示范5所、民办2所),在校生16125人;中职4所(国家级重点职高1所、省中职示范学校3所、民办1所),在校生12018人。教师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12127人(民办3273人),专任教师10630人(民办2237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953人(民办529人);普通小学专任教师5127人(民办740人);普通初中专任教师3239人(民办761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848人(民办153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437人(民办28人),双师型教师占50%;特校专任教师26人。

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0.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98.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3%,职普比49.8%。

(二)“十三五”教育发展成绩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教育改革发展、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教育质量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最好的时期之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真扎实干,锐意进取,不断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精准育德卓有成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全过程,常态化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持续做好校园文化艺术节、志愿服务、家长学校等工作,有效实施校外实践、研学旅行等教育实践,提升青少年核心素养,形成县域德育品牌。教育局先后获得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先进集体,“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先进单位等表彰,荣获“省教育工会女教职工先进集体”“市爱国拥军先进单位”“市控流防辍先进单位”等称号。暑期阅读征文、读书创作比赛、校园足球联赛、娃娃乐故事会等10多项活动荣获省市级优秀表彰。青少年活动中心连续两年获评市年度综合评估第一名,并先后荣获“全国百佳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省少儿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省对县区党政领导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连续两年获得优秀等次。

七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重普及,稳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20),大力发展公办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园,落实新建小区配套园建设与管理办法,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能力。新建大同路、水门塘路等4所幼儿园,扩充县直中心幼教集团。义务教育重优质,优化教育布局,以县内优质学校霍邱一中、皖西经济技术学校、霍邱二中、城关镇中心小学、城关镇第一小学、县直中心幼儿园为龙头,组建6个教育集团,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四个学段,打造集团化办学四大团队。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一校南校区、潘集分校等8所学校,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全县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高中教育重优化,完成霍邱一中等7所学校整体搬迁,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高考本科达线率和名校录取人数连续实现重大突破。联合办学成效显著,霍邱一中等名校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彰显,长集、周集、河口、潘集等教学点抢抓机遇,立足特色办学,生源和质量持续攀升,成功突破发展困局。职业教育重服务,整合职教资源,推动皖西经济技术学校(职教园区)开工建设,承担全县90%的社会培训任务,助力脱贫攻坚大局。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重点培养钢铁冶炼、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民办教育重规范,规范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依法依规实行分类管理、分类登记、分类扶持,逐步完成7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和174所无证园治理任务目标。特殊教育重提升,实施第二期提升计划,通过特校入学、普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远程教育等途径,确保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全覆盖。校外教育重内涵,搭建青少年活动中心活动平台,开展“送活动下乡”等科普教育活动,不断提升育人育德内涵。结合课后服务启动工作,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建立健全“黑白名单”制度,实现疏堵结合、标本兼治。

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强化岗位管理。出台《关于印发全县中小学“七项制度”的通知》文件,严格落实教职工岗位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实施岗位管理月报制度。规范审批教职工离岗程序,累计44次共审批公示2154人次病事假申请。推进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小学新教育实验和初中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全县新教育实验学校达75所,涌现2所全国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19所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新教育实验对全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作用明显。“生本课堂五连环”“和谐互助”“五步导学”等初中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模式成效显著,王截流乡陈郢学校课改经验引起省市媒体关注。突出教学地位。扎实开展教学业务督查、教学质量监测、新教育评估和教学质量分析、奖励等工作。组织开展论文评选、教师基本功大赛、普通高中教研、初中分片教研、名师送教等活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信息化、高效课堂、校本课程研发、线上教学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县级以上立项课题50项,“一师一优课”评选中,荣获省部级优课165节。五年来,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保持上升趋势,中考成绩不断实现新跨越,生源外流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金 3754万元,受益学生 9.3万 人次,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43所民办学校同等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受益学生2.56万人。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累计投入3.3亿元,实现受益学校和学生全覆盖。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不断完善教育保障举措,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局包保三流乡马南园村248户66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全县3103名党员教师结对帮扶10196户贫困户,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大局。

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8.37亿元,实施项目725个,其中,新建改扩建学校296所,校舍维修改造项目463个,教师周转房项目5个。特别是,2017年县政府融资3.5亿元,提前实施2018年改薄项目,实施372所学校校舍装饰整修及附属配套、校园文化提升工程,实施城关镇一校城南分校、霍邱三中城南分校等4个新建项目,解决63所学校教育用地1190亩,全县校容校貌焕然一新。2020年,全县高质量完成224所智慧学校和93所农村教学点智慧课堂建设任务,助推农村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

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建立健全教师交流轮岗机制,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落地见效,五年来,共招聘教师1893人,选调教师275人,交流教师3582人次,培训教师19232人次,完成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10568人。义务教育阶段生师比从2016年的初中13.9、小学18.2,提升至2020年的初中13.5、小学16.1,师资配置逐年优化。连续三年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2次,师德征文与演讲12次,师德考核39858人次。多措并举建立健全名师好校长梯级培养机制,6名教师获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6名教师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选聘乡村首席教师90名、县级学科带头人94名、骨干教师231名。实施教师关爱工程,发放乡村学校从教30年荣誉证书证书6118人,发放乡村学校从教20年荣誉证书1714人。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实施乡镇工作补贴,惠及乡镇在职教师5380人。加大表扬力度,2016年以来获国家级表彰3人,省市表彰29人,县级表扬先进集体28个、先进个人1970人次。

党建工作引领先行。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开展“讲重作”“讲严立”“三个以案”等专题警示教育。结合“四风”整治、“三查三问”等活动,全面推行“三单两制”工作法,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问题清单,完善教育工委书记抓党建述职和工委班子成员分片抓党建两项制度。完成238个基层党组织转隶关系调整和5366名党员整建制转入工作任务。突出意识形态工作位置,制定《全县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检查考核办法(试行)》,将意识形态工作列入检查考核内容,压紧压实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完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开展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报告8场次,组织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实地调研2次,座谈会4次,专题讲座2次。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强化革命传统教育,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服务社会践行初心。坚持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教育,完成县委县政府部署的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卧阳路征迁、环境整治、招商引资等中心工作,办结人大议案、政协提案195件。教育局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双拥工作连续六年被授予先进单位。教育宣传外树形象,内聚人心,信息网浏览点击突破百万,办理办结网上回复2100件,政务信息公开8869条,连续两年获县政务信息公开一等奖。优化行政服务,办理审批业务两万多件,咨询服务1.8万人次,教育局窗口多次荣获“季度优秀窗口”称号。特别是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全县教育系统开展线上教学62天,学生参与率100%,实现疫情防控与返校复课双胜利,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显著提高。

(三)“十四五”霍邱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

一是面对的新机遇

1.社会发展的新机遇。“十四五”是我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更加凸显。国家强调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更加迫切,国家对我县教育发展利好政策多重叠加,为我县加快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强大动力。

2.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大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我县发展的新形势。我县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也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县域人口结构变化也在加快,全面两孩政策对教育供给、布局和结构提出了新要求。我县教育规划也将因地制宜地积极采取措施,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好充分准备。

4.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程度备加关注,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对特色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霍邱必须以更大的勇气与魄力,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职业教育高质量,有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按下现代化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教育的优质化、多样化和均衡化的加速键,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驻人口覆盖,为社会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教育产品与服务,让霍邱的学生都能“有学上、上得起、上好学”,持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二是存在的新问题

1.财政投入需进一步加大。我县教育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提高县域办学条件,缩小区域办学差距,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

2.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难题依然存在,制约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3.部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尚需提升。少数学校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视不够,急需结合自身办学基础、未来需求,明确办学定位,打造办学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职业教育发展不充分,质量有待提升。职业教育资源分散,缺乏必要整合;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亟需深化,缺乏高水平特色化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

6.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尚待完善。教师队伍编制存在“明超实缺”问题。其根源在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布局分散,过多占用教师编制等历史和政策的原因。再加上近几年乡镇人口向城区流动,城镇区学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等因素影响,教师配置呈现结构性缺编和乡镇、城区学校缺编现状,不能满足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需要。

二、发展策略

㈠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均衡发展,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布局,强化教育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坚持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大力打造霍邱教育品牌,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㈡发展思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建立与县域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教育保障机制,构建优质均衡发展的公平教育体系,探索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管办评分离,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㈢主要目标

基础教育:到2025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一年入园率达100%,三年入园率达90%。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小学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巩固率达98%,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合格率达95%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职普招生比例大体相当,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普高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合格率达85%以上,示范性高中95%以上。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保证三残儿童入学率达100%。

职业教育:整合县域职教资源,建设皖西经济技术学校职教园区。围绕我县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基本建立与县域产业发展相匹配、与技能扶贫相适应、具有较强社会吸引力的现代职教体系,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㈣发展原则

1.优先发展原则。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发展教育,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资源开发需求,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

2.全面发展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具备强健体魄、良好品德、健全人格,具有较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能积极适应社会,主动服务社会的合格公民。

3.均衡发展原则。把“公平均衡”作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抓实抓好,从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师资配置等方面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努力为学生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条件均衡向质量均衡转轨。

4.内涵发展原则。加强统筹,整合资源,鼓励特色办学,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多元发展,着力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坚持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5.创新发展原则。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教育观念、学校制度、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和方式方法的创新,鼓励自主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优化办学模式、育人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品牌,增强县域教育竞争力。

三、主要任务

1.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创新学前教育机制体制改革,探索适应城镇化进程和生育政策调整带来人口变化的新路子,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多元普惠民办幼儿园,到2025年,投入1.94亿元非标专项国债资金,完成新建、改扩建乡镇幼儿园18所。投入资金1.2亿元,重点完成城区南部、东部和北部3所公办园新建项目。

2.义务教育高位均衡。按照《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完成新一轮学校标准化建设。投入资金20亿元,征地520亩,新建学校14所,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改扩建学校68所,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预计增加3.2万个学位。做好国检后三年主要数据跟踪,强化问题引领,抓好整改落实,形成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均衡发展推进机制,推动义务教育向高位优质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享有高质量义务教育需求。

3.普高教育特色多样。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协同推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完善符合我县高中教育发展实际的教学评价制度,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十四五”期间,投入资金4.5亿元,征地300亩,完成1所城区高中(霍邱二中新校区)建设;按照《农村高中薄弱学校改善计划》,投入资金2.8亿元,配套建设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及教师周转房项目,全面提升3所农村高中办学条件。

4.职业教育特色鲜明。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皖西经济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相衔接,提升县中职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健全完善校企合作机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生产型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工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推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纵向流动。

5.其他教育健康发展。坚持积极发展特殊教育,以关爱“三残”学生为核心,以普及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为重点,完善残疾学生就读服务体系,实行特校集中教学、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保护残疾适龄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权益。坚持规范发展民办教育,重点支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完善分类管理制度和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坚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促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

四、重点工作

㈠立德树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教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构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书香校园”建设为着力点,认真规划校园,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深入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力争构建全县学校“一校一品”特色发展格局,实现“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目标。

㈡深化改革,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稳步推进考试招生评价制度和课程改革。建立中小学生提质减负有效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动集团化办学、城乡联合办学,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㈢创新管理,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师德考核,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继续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十四五”期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达到9100名(高中中职教师1500名,义教阶段教师6300名,幼教教师1300名),定向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600名,培养发展县级以上骨干教师500名,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200名。发展建成县级以上名师工作室12个,实现省级课题立项15项,市级课题立项50项。

㈣优化布局,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努力适应城镇化建设和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做好城区学校公共服务设施整体规划,稳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城区学校办学条件,继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实施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普通高中建设、“全面改薄”等项目。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完成录播教室、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移动学习终端等数字化校园设施建设。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素养和校长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㈤保障民生,落实教育脱贫攻坚。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实施好教育精准扶贫,构建从幼儿到大学生一体化的学生资助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民生政策,从根本上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主动与县财政、民政、扶贫等部门沟通协调,实现对县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开展好教育系统结对帮扶走访活动,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到贫困户家中真情帮扶,扎实做好局机关驻村扶贫工作,确保脱贫户如期“摘帽”。

五、保障措施

㈠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向基层延伸,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充分发挥中小学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明确党组织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以及分管责任人的直接责任,强化班子成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问责追责,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严肃问责,切实把主体责任扛稳、抓牢、做实。

㈡加大教育投入。紧密结合县域实际,把教育统筹纳入总体规划,建立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生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积极探索教育投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和捐资助学。以明确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将教育工作主要指标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责任目标,把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㈢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督导制度,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建立与完善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定期督导与随访督导、质量监测和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教育督导机制。加强政府督导力量,定期对全县教育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开展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检查,并实行通报制度。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各种涉及教育的违法事件,严厉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和非法办学行为。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完善考评和问责机制,对教育支出项目进行追踪问效,定期公布经费使用情况,加强社会监督。

㈣优化育人环境。一是丰富校园文化。立足学校实际,加大“一校一品”建设力度,努力营造个性鲜明、富有特色,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二是构建安全校园。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保证学校安全工作规范、有序。三是形成良好氛围,重视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配合,争取家长帮助支持。动员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大力营造尊师重教、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